您好!欢迎光临汇成探测科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北魏孝文帝以后北方瓷器的烧制得到迅速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18 人气:

  白瓷是由青瓷发展而来的,两者的区别仅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不同。胎色对于白瓷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其色深浅取决于含铁量的多少,瓷土含铁量少则胎呈白色,含铁量多则胎色较暗,呈灰、浅灰或深灰色。为了掩盖胎色较暗的缺点,北方陶工学习南方制瓷经验,在胎上施以白色化妆土。如北齐武平七年(576年)高润墓出土的两件青瓷碗、河北邢窑北齐时生产的粗白瓷,均使用了化妆土。与此同时,北齐陶工还用另一种办法来提高胎的白度,即将瓷土多次淘洗,以降低其含铁量及杂质。如北齐武平六年范粹墓出土10件白瓷,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长颈瓶等,胎色较白或纯白,胎质较细腻,无杂色斑点,不上化妆土,说明瓷土是经多次淘洗的。器物的釉层较薄,呈乳白色,但普遍泛青,釉厚处还呈青色,个别器物呈淡黄色,显然还存在着氧化铁的呈色干扰,这些又反映出它与青瓷的渊源和关系。范粹墓中的白瓷原料虽经多次淘洗,但尚不够精细,烧成温度偏低,故其胎釉的白度、烧成硬度及吸水率等还达不到成熟的白瓷的标准,但它是目前发现有可靠记年的最早的白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瓷器本身的发展而言,是从单釉瓷向彩瓷发展的,无论是褐绿彩、白地黑花、青花、釉里红,还是斗彩、五彩、粉彩或珐琅彩,都是以白色为衬托,来展现各种色彩的艳丽与美妙的。可以说,白瓷是各种彩瓷的基础,而且白瓷一出现就与彩连在了一起,如范粹墓出土的白瓷四系罐和长颈瓶,在釉中施有绿彩,开启了彩瓷的先河。

  北方白瓷,在隋代(581~618年)得到了全面发展。在河北邢台市区、内丘县、临城县、隆尧县均发现有隋代邢窑址;在巩义市的白河、黄冶、铁匠炉发现有隋代巩县窑址;在安阳市安阳桥南发现有隋代安阳窑址。这些窑址生产的白瓷在河南、陕西、山西、宁夏、安徽等省的大墓中均有发现。这些说明隋代白瓷生产技术渐趋发展成熟。

  北方白瓷发展的另一重大成果,是在隋代邢窑成功烧制出“精细透光白瓷”,亦称“透影白瓷”。这种白瓷,如遮光而视,从器壁外可见器内的液体或物体。其胎极薄,厚度仅0.7~1毫米,已达半脱胎的地步。

  封氏墓出土的青瓷器经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进行理化测试,认为它的胎釉化学成分与越窑青瓷有明显的差别。它的胎釉所含氧化铝、氧化钛都较高,而氧化硅及氧化铁较低。这些都证明它属于北方青瓷系统,但烧造地点尚待进一步研究。近十几年来,北朝青瓷又有重大发现,如1984年淄博和庄北朝晚期墓葬出土一件完整的青釉莲花尊,釉色青中泛黄,胎灰白色,高59厘米,喇叭形口,长束颈,椭圆腹,圈足较高。颈饰有八道阴弦纹,肩部有四竖系,系间饰四组模印宝相花,每组三朵,一大二小。腹上部堆塑一周21个覆莲瓣,腹中部模印贴花二周忍冬花纹,上周21组,下周10组。腹下一周双层仰莲瓣,足外则堆塑一周11瓣覆莲瓣。这件尊所饰忍冬花与淄博寨里窑址出土青瓷片上的忍冬花相同,证实它是寨里窑的产品。此尊与1981年太原娄叡墓出土的瓷灯、螭柄鸡首壶及封氏墓出土的莲花尊在装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又说明北朝各地青瓷有许多共性,封氏墓的莲花尊和娄叡墓的青瓷产地应到河北、山西两省去寻找。

  北方瓷器生产虽晚于南方数百年,但当它一旦掌握了青瓷生产以后,便迅速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艺水平,并结合北方的人文特点,导致了白瓷的出现。它标志着我国古瓷制造的一个飞跃,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并对以后各朝代的瓷器生产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黑瓷(包括褐釉瓷、黄釉瓷)在北方是与青瓷一起出现的。在北魏洛阳城址的地层中出有9件黑釉瓷,包括碗、杯、盂三种。这是目前最早的一批北方黑瓷标本。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平山北齐崔昂墓也都出有黑瓷。崔昂墓所出黑瓷四系罐,胎为砖红色,内外施黑褐釉,莹亮润泽;器形呈倒梨子形,肩部特宽,深腹,平底,造型稳重大方,是一件成熟的作品,代表了北朝的黑瓷生产水平。

  从上面对青瓷、白瓷、黑瓷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北魏晚期到东魏北齐之时,是北方瓷器的重要发展阶段。邢窑、巩县窑在这一时期的瓷器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范粹墓中的白瓷及白釉绿彩瓷、李云墓中的青釉绿彩瓷及娄叡墓中的青釉黄绿彩器的出现,为唐代白瓷、彩瓷及唐三彩的生产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到唐代,南北两方的瓷器生产已成并驾齐驱之势。

  北朝青瓷的装饰技法有刻花、印花、模印、贴花、堆塑和条彩。刻花是在坯胎上用刻刀刻出纹饰,上釉后入窑烧成即显刻花,如北齐李云墓出土六系罐上刻有鸟纹、树纹和花卉,四系罐上刻有忍冬花纹。通体印花是先要制造阴纹印模,然后把坯泥片放入印模内,取出后再与器体的其他部分组成一体,如北齐范粹墓出土的印花人物扁壶。模印贴花是先制成单体饰件的阴纹陶范,再将坯泥片放入范内压实,取出后用泥浆贴粘在所装饰的器物表面,如封氏墓莲花尊口部的三周装饰均为模印贴花。北朝晚期墓中的陶瓷器多有贴花装饰,可能是受到中亚、波斯的影响,因在北朝晚期已形成了西方器玩风靡关东的态势。堆塑是用坯泥在器坯上塑成纹饰,如莲花尊的仰覆莲瓣纹。条彩是在釉上施以条形彩斑,如李云墓出土的绿条彩四系罐和娄叡墓出土的黄绿二彩盂。

  白瓷最先在北方出现是有一定原因的。北方天气寒冷,冬天一到,则万里雪飘,漫天皆白,素裹大地,气势极为磅礴。这种自然景观对人们的心理状态产生着影响,使人们对白色有着特殊的喜爱。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更有着“尚白”的习俗,鲜卑族就是其中之一。以后的契丹族、党项族、蒙古族等均崇尚白色。由是观之,中国白瓷首先出现在北方是有其自然因素和社会根源的。南方则完全不同,气候温暖,四季皆青,真是绿水长流,青山常在,因而人们对青色有着特殊的偏爱,这就使得南方陶工一直在探索着如何进一步提高青瓷的生产水平,而很少他顾。如自东汉开始烧造青瓷的越窑,到宋初时已有近千年的烧造历史,其生产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但他们没有向白瓷方面发展,可以说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已故著名陶瓷学者陈万里先生指出,经南北朝制瓷业的发展,到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他的观点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是高度的概括,而不是截然的划分。那种认为既然是“北白”,就不应再生产青瓷的观点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北方瓷器的出现要晚于南方。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北方没有发现十六国时期的瓷器。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北朝(439~581年)晚期的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一些青瓷、白瓷、黑瓷和黄釉瓷中,仅少量属于北魏晚期,多数属于东魏(534~550年)和北齐(550~577年)时期。北朝的窑址发现的也较少,仅河北内丘县的邢窑可早到北魏晚期,山东淄博寨里窑、枣庄市的中陈郝北窑可早到东魏、北齐时期,河北曲阳红土埝窑、河南巩县铁匠营窑属北朝晚期,河南安阳窑、河北磁县贾壁窑属于隋代,或可早到北朝晚期。

  最能代表北方青瓷生产水平的器物,是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的4件莲花尊。其体积最大的一件高约70厘米,为敞口、束颈、弧腹、足微撇。口至肩部有三周贴花,上面一周为六组飞天纹,中间一组为宝相花纹,下面一周为四组兽面纹及两组蟠龙纹。肩有六系,其下有六层堆塑上覆下仰莲瓣纹。上段三层覆莲瓣,第三层莲瓣最长,每瓣还加饰下垂的菩提纹。下段三层莲瓣一直到足圈。此器整体造型颇为奇特雄伟,堂皇庄重;器身遍布纹饰,华缛精美。同时,此器体形庞大而不变形,纹饰遍布全身而无疵瑕,通体施釉而色调一致,胎釉结合紧密而无脱落。这些均说明北朝时北方青瓷的烧造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可与其时的越窑相媲美。

  北朝青瓷装饰题材以莲花为主,这与北朝佛教盛行有关。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的化身、高雅的象征,因而成为佛教艺术中的重要纹饰。范粹墓的黄釉扁壶上印有5个胡人舞乐的场面,人物形象逼真,构图合理,线条流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北方瓷器的烧制和迅速发展,可能是在北魏孝文帝(471~499年)以后。他推行均田制,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把国都从平城(山西大同)迁到洛阳。由于社会经济较为稳定,社会需求加大,才使得北方青瓷的生产工艺得以发展。在魏孝文帝迁都以前的墓葬中,仅知葬于大和八年(484年)的司马金龙墓出土一件青瓷唾盂。因其是孤品,同时也没有发现这时期的窑址,故不排除是由南方运来的可能性。北方瓷器应是从北魏晚期到隋(581~618年)统一前的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

  北朝青瓷的器形有碗、盘、杯、罐、壶、瓶、盒等,多为日常用品,陈设品较少。其造型有的与南方相同,但也有自身的风格,代表了北方特色。如北魏洛阳城址及河北吴桥东魏墓出土的圈足碗,就与南方的平足碗有别。莲瓣罐是北朝的典型产品。它有三系、四系、六系和方系、圆系、条系的区别,均从肩至腹堆塑成肥硕的莲瓣,有六瓣或八瓣不等,底有圈足,从而把富于装饰性的莲瓣与器形巧妙地结合于一体,既打破了单调呆板的造型,又取得了多变的艺术效果,还表现了重实用的北方风格。莲瓣罐在东魏茹茹公主墓、北齐范粹墓、崔昂墓、李云墓、高润墓等都有出土。另有四系或六系罐也很有特色。此器是在罐腹中部凸起一道粗弦纹,或附加一道绹纹,上半部施釉、下半部露胎,似把器体分成两半,显得浑厚饱满、稳重大方,给人一种朴实的感觉。长颈瓶及盘口玉壶春式瓶造型所用曲线颇为柔和,很重视曲线所产生的美感,是这时期的新产品。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