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汇成探测科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将军村墓群位于长江右岸的山梁上

发布时间:2018-10-09 人气:

  将军村墓群是目前西南地区已发掘的规模较大、延续时间较长的汉魏时期家族墓群,涉及家族数量较多。同时也是考古材料、墓地地面建筑构建以及文献记载结合较充分的家族墓群,这对研究峡江乃至西南地区两汉至六朝时期家族墓地的选址、墓地规划,各个时期家族墓的迁移以及家族的兴衰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4年,重庆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常德市博物馆等3所高校和考古单位对重庆市忠县乌杨镇将军村墓葬群进行了发掘,该墓群发掘面积为30450平方米,清理出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257座,出土可复原器物近4000件,另发现墓地神道旁的石刻构件3件(组)。
  墓群由枞树包、瓦厂包、王家包、花二包、黄角树包、柴林包、花坝梁、吊嘴、将军包、庙二包等10个墓地组成。这10个山包沿江排开,连绵2公里,其时代从西汉延续至六朝时期。墓葬在山包上的分布都在山包及其临江部分(阳面),背江面基本不见墓葬。墓葬在地形较开阔的墓地往往顺江成组成排分布,如枞树包、花二包、黄角树包、柴林包等墓地。在地形较狭长的墓地土坑墓沿山梁一字排列,砖(石)室墓则主要位于土坑墓外侧的临江部位,如花坝梁、吊嘴等墓地。个别垂江分布的墓地如庙二包,它是伸入江中的一道山梁,其前部狭长地带的墓葬垂江排成一列,后部较开阔的山包上的墓葬主要呈二列分布,土(岩)坑墓顺江分布,砖(石)室墓多垂江分布。
  墓葬主要为土(岩)坑墓和砖(石)室墓两类,以土坑墓为主。土(岩)坑墓多无墓道,主要有长条形、长方形、近方形三种,以长方形为主。这些墓葬有大、中、小之分。大型墓长7~8、宽5~6米,中型墓长5~6、宽4~5米,小型墓长3~4、宽2~3米。砖(石)室墓墓葬的平面形状有凸字形、刀字形和长方形三种。另外还发现极少量由土坑向砖室过渡的墓葬,平面呈刀字形,墓道为砖结构,墓室为有铺地砖的土坑竖穴式。
  已发掘的墓葬中有5座汉墓随葬品丰富。分别为M130、M60、M107、M54、M101。M130、M60为西汉时期墓葬,竖穴土坑墓,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以壶、釜、大底矮罐、瓮、盆、甑等形体较大的器物为主,不见陶俑。铜器占相当大的比例,器型有壶、钫、釜甑、鍪、鼎等。另有一定数量的铁器。铜钱为文帝四铢半两、五铢。M107为新莽时期墓葬,竖穴土坑墓,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器形有罐、盆、钵、甑、瓮、仓、井等。铜器种类单一,多为鍪、盆(洗)、灯等日用器。铜钱有大泉五十、五铢。M54、M101为东汉时期墓葬,均为砖室墓,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铜器、铁器数量明显减少。西汉时期常见的灰陶壶、大底矮罐、大口小平底瓮等器物消失,新出现陶勺、耳杯等器形较小的器类,陶俑、动物模型和房、塘、案等模型明器成套出现。铜器多以带钩、耳杯等小件器物为主,铜钱多为建武五铢。
  将军村墓群位于长江右岸的山梁上,该墓群于1978年发现,1987年文物普查时将枞树包和将军坟墓葬群确认为“花灯坟墓葬群”和“将军村墓群”。1994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对枞树包墓群进行过部分发掘,2007年重庆市考古研究所对这一地区进行全面调查勘探,以“将军村墓群”统一命名此处前后发现的10处墓葬群。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