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合流遗址所见汉代遗存较少,M1和G1属于这一时期。M1土洞墓,位于I区西北角,平面呈“凸”字形,斜坡墓道,方向0°。墓道位于墓室北侧,②层下开口,距地表约0.25米,平面呈长方形,上口长10米,南端宽约1.4米,北端宽约1.6米,底坡长约10.7米,坡度约20°,墓道壁较直,东侧墓壁中部偏下位置有红色烧烤面,并残留条鐝加工痕迹。墓门两侧立栽两根较粗的圆木,西侧立柱还残存部分深黄色的朽木,两根立柱残高约2米,直径约0.4米,可能与封门有关,墓门处全为淤土,淤土中发现一个模型陶灶,未见明显的封门。由于洞室顶部大多已坍塌,仅中北部残存一部分洞顶,可窥见其墓室顶部形态略呈弧形,其洞顶至墓底约2.7米;而洞室墓壁亦有不同程度的塌陷,特别是洞室南半部墓壁塌陷最为严重,保留的原始墓壁高度距墓底仅1.5米。洞室底部平面呈圆角方形,长6.2米,南端宽2.7米,北端宽2.6米。
北合流遗址位于潇河与涂河交汇带的北岸,北合流村西北角的山前台地上;行政上隶属于晋中市榆次区郭家堡乡。
田野工作从2010年6月开始,至2010年9月结束。本次发掘共分两区,I区位于北合流村西约1500米的山前台地上,II区位于I区北侧200米的高台地带,两区发掘面积总计1150平方米。主要清理了仰韶时代晚期灰坑51座、陶窑2座、房屋4座;发掘西汉晚期墓葬1座、建筑围沟1条。
北合流遗址的发掘可进一步完善“义井类型”的序列,而且对于丰富其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该遗址发现的窑洞式房屋,证实窑洞是晋中仰韶时代晚期的一大特色,且在此区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轨迹。
本次发掘的土洞墓M1,出土的直口鼓腹陶罐、陶盒、马镳、弩机、锡镇与西安北郊M110同类器物相似,时代约在西汉晚期。而北方地区考古发现形如北合流M1的汉代土洞式木椁墓极为罕见。同时,在M1东南方向发现的建筑围沟,进一步表明该墓葬的特殊地位和研究价值。在调查中发现周边还保存部分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的墓群,这些均为寻找魏晋时期的“中都故城”位置的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墓室上方器物坑的发现也不容忽视,应为祭祀坑,这为古代墓祭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份崭新的材料。
墓室内一椁两棺。椁室平面呈长方形,系沿墓壁用圆木搭架而成,东西两侧各立柱12根,直径在0.2—0.36米不等,木柱残高一般在1.5米左右;椁室南端则用横置的圆木叠垒起来,发掘中共清理出4根横置的圆木,直径约0.2米;椁室盖板已塌陷,共21块,东西向,每块长约2.1米,宽约0.25米左右;椁底板13块,亦为东西向,每块长约2.1米,宽约0.24—0.38米。椁室南端并排放置两棺,每棺长约2.4米,宽约0.8米,棺内各置一人,均为仰身直肢葬,头向北,面朝上,双手平放于盆骨两侧,东侧墓主人为女性,西侧为男性。洞室内随葬器物共95件,主要为明器,包括装饰品、兵器、车马器和漆器等,此外,还有部分实用陶器,其中装饰品和车马器均在两套以上。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洞室上方中北部发现一个长方形器物坑,②层下开口,东西坑壁与墓道两壁连为一体,坑深0.4米,长1.2米,宽1.4米,坑内放置陶盒与陶罐各一件,应是早期墓祭类遗存。
F4为带前院的窑洞式房屋,位于IT0503的中部,②层下开口,属前院后室类建筑,由居室、灶坑、门洞和前院几部分组成,整体似一“吕”字形,呈东北至西南向,方向103º。
北合流遗址主要堆积为仰韶时代晚期遗存,这一时期灰坑共计51座,按剖面形制可分为锅状、袋状、筒状及不规则状等四类,前两者居多。这51座灰坑出土大量陶器标本,其中双鋬罐、敞口碗、敛口钵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敞口双耳壶、小口高领罐;此外,还有少量豆、器盖、敛口瓮、双鋬盆、土鼓残片等。夹砂类陶器以罐居多(特别是双鋬罐),且多为褐胎的夹心陶,器表呈深浅不一的灰色,而双鋬罐又以夹岩粒者占主导;在器表装饰上,夹砂类陶器以绳纹为主,极少量饰斜篮纹,也有素面的。碗、钵、壶、瓮、豆、盆基本均为泥质,且灰陶较多,这类泥质陶器多饰斜篮纹,钵、壶、瓮整体或局部磨光,也有少量素面者,横篮纹极少见。
围沟G1位于M1东南方向约11米处,②层下开口,四面相连,拐角90°,整体呈长方形,南北长30米,东西宽20米,其朝向与M1方向一致,北边还有一宽约1.5米的豁口,可能为门道。该沟深约1.2米,上口宽约1.5米,下口宽约1.2米,两壁粗糙,沟内为浅黄色淤土层,包含少量汉代筒瓦,围沟的范围内不见汉代其它遗迹,仅有少量筒瓦,可能是一被破坏殆尽的汉代建筑的附属设施,但也不排除与M1存在一定联系。
陶窑2座。Y1位于IT0701北壁附近,②层下开口,保存较差,仅存火膛和局部火道,火膛南端有一长条状灰坑,与陶窑连为一体,坑内为浅灰土堆积,包含零星炭屑,似为陶窑的附属设施;该窑规模较小,可能主要用于烧制小件器物(如遗址大量出土的陶环)。Y2 位于IT0301北壁附近,被②层下开口的灰坑打破,仅窑室局部被破坏,窑箅、火道、火膛和火口保存完整,方向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