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南京大学与伊朗文化遗产和旅游研究所(RICHT)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同年11—12月,南京大学和伊朗文化遗产、手工和旅游组织北呼罗珊省办公室(相当于我国的省文物局)组成的中伊联合考古队发掘了纳德利土丘(TepeNaderi)。这座大型土丘位于科佩达格山脉南麓,靠近土库曼斯坦,所以古代丝绸之路的旅行者要前往近东和罗马,它是必经之路。近年来,当地的文化遗产管理部门计划保护纳德利土丘,但是各种资料都非常匮乏。于是我们决定发掘这座土丘,为该遗址的保护工作铺路。
为什么伊朗古代居民要把房址建立在之前的废墟上,而不是换一个位置?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躲避在干旱地区破坏性极强的山洪,还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选择?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的研究很少。此外,北呼罗珊省是如何参与长距离文化往来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中世纪,北呼罗珊省的居民在远距离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绿松石和青金石贸易闻名于世。那么在史前,这条交流通道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在驯化绵羊、黄牛、小麦、大麦从伊朗到中亚甚至到东亚的东传和水稻、小米从中国向伊朗向欧洲的西进中,北呼罗珊省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近东起源的冶金技术、彩陶和土坯建筑又如何传播到中亚、南亚和我国西部?
这些未解之谜,有待考古发掘的成果来解决。
土丘是近东、伊朗、中亚和南亚特有的聚落形式。一个土丘累积了几个时代的生活遗存,前后跨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这种遗址在整个伊朗广泛分布,包括干旱且山洪频发的中央高原、湿润且土壤肥沃的戈尔干平原以及高海拔的山地。但在我国新疆,尽管地貌环境与伊朗极其相似,至今还未发现土丘遗址。
为什么到伊朗考古?伊朗不仅是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而且是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连接了西方的地中海、东方的中国、北方的欧亚草原和南方印度河流域,在历史时期的“丝绸之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伊朗在史前时期所扮演的文化摇篮和通道角色,迄今尚未深入研究。早期作物、驯化动物、冶金、彩陶和土坯建筑的传播路线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最基础的史前文化序列也未建立,绝对年代数据存在相当多的缺环,而古代陶器、冶金术、建筑技术都存在研究空白。虽然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包括戈尔甘平原、中央高原、土库曼斯坦西南部已有所涉及,但有关长距离交流,如我国新疆,则成果寥寥。这些工作都需要依赖未来田野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