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汇成探测科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鹦鹉螺有着优雅的盘旋螺壳和丹朱色的虎皮斑纹

发布时间:2017-12-21 人气:

  在那个时代,身处内陆的人见到传说中的鹦鹉螺杯,一定会被那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螺旋造型、瑰丽天成的斑纹、光线折射出的五彩云母光芒所惊艳。当它们在盛大宴会上被展示,足以让一切金玉珠宝黯然失色。

  更神奇的是,这是一种喝不干的酒杯,杯中酒一饮再饮,却总有一些留在杯中缓缓流动、汩汩作响。原来,成年鹦鹉螺内有30多个分隔的空腔,彼此由一个小孔连通,因此酒可以倒满,却不能一饮而尽。到了唐代,这种酒杯才慢慢常见起来,李白有诗云:“鸬鹚勺,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比西晋晚了将近1200年,欧洲人也把鹦鹉螺杯视为珍宝。公元1500年前后发端的大航海时代,使全世界的奇珍异宝向欧洲汇聚,今天欧洲各大博物馆里陈列着各式鹦鹉螺杯,底座纤细精巧,长柄和杯顶装饰造型奇巧,螺壳上雕着复杂的花纹或绘上宗教画,更像是艺术品而非实用器。用几乎灭绝的鹦鹉螺制成的高脚杯,在上流社会同样成为财富的象征,被权贵和巨贾们所追逐。这是一种让人着迷的生物,人类模仿鹦鹉螺吸水和排水功能,造出第一艘潜水艇,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驾驶的在海底航行的船,就叫“鹦鹉螺号”。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遥远的西晋。飨宴终有曲终人散时,当主人那奢华的一生走到尽头,鹦鹉螺杯该何去何从?“带到另一个世界去”,不管这是他自己的决定还是子孙们的举动,都证明那位西晋贵族对鹦鹉螺杯的喜爱。

  几乎就在鹦鹉螺被打捞出水的同时,一只产自中亚伊朗高原萨珊波斯的玻璃碗也开启了它的征程,目的地同样是邳州,并和鹦鹉螺杯被同一个人拥有。

  萨珊波斯位于丝绸之路的中段,一度控制了东西方丝绸贸易,把丝绸卖得比黄金还要贵。忍无可忍的东罗马帝国愤而反垄断,结果多次被国富兵强的萨珊波斯痛打。强盛的国家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探索精神,萨珊波斯成群的商队穿越边境前往中国、印度和美索不达米亚,成队的商船载着金属、染料、食品和玻璃游弋在印度洋和地中海,以至于在唐代,“波斯人”成了外国商人的代名词,李商隐在笔记中写了四件“不相称”的事:穷波斯、病医人、瘦人相扑、肥大新妇——波斯人哪有穷的?

  这只玻璃碗到中国有两条路线——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走陆路,必须翻越帕米尔高原的崇山峻岭,在天山或昆仑山的脚下艰苦跋涉,沿途还有塔克拉玛干的不毛之地,而在吐鲁番盆地,错过一口水井也许就是灭顶之灾。对脆弱的玻璃碗,这条路线可谓步步惊心。走海路,一路东行经阿拉伯海绕过印度半岛进入孟加拉湾,再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然后和鹦鹉螺一样掉头向北。大海的惊涛骇浪,让每趟远航都有可能结束在某个意想不到的地方,但一旦到了中国,玻璃碗便身价百倍,让人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浩瀚的海洋一碧万顷,两只鹦鹉螺被打捞出水,渔民们兴高采烈,这难得一见的珍稀生物是海神的恩赐。

  鹦鹉螺有着优雅的盘旋螺壳和丹朱色的虎皮斑纹,生活在温暖的海水里,夜晚偶尔浮上海面,随洋流把它们带到哪里,死后外壳不会下沉,在海面上随波逐流。鹦鹉螺栖息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广大水域里,但我们更愿意相信它们是在南海被发现的,因为从那里进入中国内陆最为便捷。它们的使命是在1700年后,作为目前已知最早的鹦鹉螺杯,在邳州西晋贵族墓中被发现。

  时间是一团迷雾,任何事物穿越而来都变得面目模糊。这两只鹦鹉螺如何从南海到达2000公里外的邳州无法确知,可以确定的是沿途是一条汉武帝时就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西汉时,这条海路沿中南半岛进入孟加拉湾,抵达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东汉时航线西拓,罗马使节沿海路带来了象牙、犀牛角等礼品,汉朝与古罗马这两颗世界文明的双子星终于可以直航。这两只鹦鹉螺壳沿着弯曲的海岸线北上,在漫长的行程中,在某处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被能工巧匠包上青铜的口沿和用于握持的双耳,绘上鹦鹉或鸳鸯的图案,成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再长的路也有终点,邳州成为这两只鹦鹉螺杯的终点,主人是西晋下邳国一位贵族。骨骼鉴定表明,这是一位身高1.7米的男性。可以想见,他非常珍爱这两只鹦鹉螺杯,因为它们太珍稀了,直到今天,整个六朝时期经考古发现的仅有三只,另一只出土于时代稍晚的南京东晋王兴之夫妇墓。那是一个讲究名士风度、斗富竞奢的时代,而海外珍宝无疑是品位、眼光和财力的体现。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