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告诉记者,鸽子山遗址考古发掘的精细、缜密程度令人难以置信。第10地点1000立方米探方土样,经过筛选水洗、浮选等环节采集后,竟然发现了直径1.2毫米串珠,比去年鸽子山发现的直径1.69毫米串珠还要小,再次刷新世界范围内旧石器时代最小人工装饰品纪录。
“在鸽子山同时发现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虽然不能推断这群人是一脉相承的,但能说明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在这里长期繁衍生息。”王惠民解释。
鸽子山考古目前已进入室内整理和实验室分析阶段。专家认为,鸽子山对研究中国西部古人类文化传播、植物采集加工驯化和原始农业的萌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耐人寻味的是,其内孔与自动铅笔的铅笔芯一样细,即使在今天,使用精密车床来加工如此细小的工艺品也是一件难事,人类在10000多年前的石器时代,究竟是如何将易碎的鸟类蛋皮制作成如此精美的装饰品的?
近年来,晚更新世人类认知与审美能力的探讨成为考古界的研究热点。鸽子山出土的鸵鸟蛋皮装饰品无论在形态大小还是在制作工艺上,都展示了古人类高超的工艺和精致的审美能力,刷新了人类的认知。
“这个石片上有被连续击打的疤痕,而且呈现出比较规则的放射状痕迹,这是典型的石器时代人类使用过的石制品。”美国匹兹堡大学考古学博士曹俊阳指着一块石片说。
鸽子山出土的两面器和尖状器是在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最典型、精美的器物。其中,两面器的精美程度绝无仅有,最薄之处仅1毫米左右,长宽分别达到17.8厘米和6.6厘米。据王惠民推断,这是远古先民用来切割、加工兽皮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