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灰陶器以平底器占主导地位,圈足器明显减少。纹饰比西周时期简单,主要的纹饰为粗绳纹和瓦纹,次为方格纹、席纹、暗纹与附加堆纹等。器类有折肩罐、折沿矮足鬲、高柄豆、甑、折腹盂和圜底釜等。造型上的变化是,三足器的袋足发展到晚期变成象征性的,底部三处仅呈隆起状,进一步发展为圜底釜;陶豆柄由低柄变成高柄,豆盘由深变成浅盘,演化的阶段性极为明显。商代觚、爵类酒器较多,西周以后酒器减少,而出现较多的是鬲、簋、罐、盂、豆等。战国时期多用鼎、豆、壶,南方地区则多用鼎、敦、壶或鼎、簠、壶。
商代灰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次为夹砂灰陶。器身遍饰印痕较深的绳纹,它是纹饰中的主纹,约占纹饰总数的80%以上,次为云雷纹、凸弦纹、凹弦纹、双勾纹、圆圈纹与附加堆纹等;此外刻划纹有蝉、鱼、夔龙等动物纹。器类以圜底器、圈足器与三足器为主。到了商代晚期,圜底器减少,平底器与圈足器增加。三足器由高体变成矮体,陶豆由高圈足变成矮圈足,同时出现了仿铜礼器的陶器,如觚、卣、簋、爵、觯、鼎、甗(见图7)等。
西周时期的灰陶器承袭商代,在造型上仍以袋足、圈足和平底器为主要特征,纹饰以粗绳纹为主,次为云雷纹、回纹、重圈纹、弦纹、三角纹、划纹、方格纹、席纹等。器类以陶鬲占多数,约占同期炊器的80%以上,次为甑、甗、豆、瓮、罐、盆、大圈足簋、圈足盘与双鼻罍等(见图5、6、8)。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代表性器物在造型上有所演进变化,如三足器的裆部与足部都由高变矮,圈足器由细高变成肥矮、足尖由显著至逐渐消失,陶豆由矮圈足变成喇叭形足,陶盆由卷沿变成折沿,陶罍由肩部置双鼻简化为无鼻。
随着原始瓷器与漆器制造等手工业的出现与广泛的应用,灰陶器的品种也逐渐减少,在手工业生产中不占主要地位了。据统计,夏商时期,各种灰陶器的器形达20多种,到西周时期便减少到10余种,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生活用陶仅约10种左右。这清楚地说明,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发展,人们已不限于制陶业生产,而是更多地从事原始青瓷与漆器等方面的生产,从而使当时的手工业生产进入更广阔的领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龙山文化晚期遗存的分布比早期遗存更为广泛,除河南、山西、河北等有较多的发现外,在安徽、山东等地也有发现。年代为距今4400~4000年。灰陶器在这个时期仍然占主导地位。据汤阴白营遗址统计,灰陶器占出土陶器总数的90%。陶质较坚硬,火候亦较高,烧成温度为1000℃。制法普遍采用轮制法,同时兼用手制与模制法,三足器的三足几乎全用模制法分别制成后,再与器身连接在一起。装饰花纹以绳纹与篮纹为主,次为方格纹、划纹与附加堆纹等。器类较多样,有鼎、斝、罐、碗、盆、盘、杯、甑、鬶、盉、豆、鬲、甗与器座等,其中,甗系新出现的器形,甗是由甑与鬲上下结合而成的。分布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水、洛水流域的王湾类型是龙山文化晚期的代表遗存。其灰陶器的纹样以方格纹为主,其他有篮纹与绳纹。器类有双腹盆、鬲、单把盉、双耳罐、豆、盆形折腹斝、鬶、盆形甑、罐形圜底鼎等(见图3~6)。后冈类型分布在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等地区。其灰陶器的装饰以绳纹为主,次为篮纹与方格纹。器类有折腹盆,鬲、盆形斝、长流鬶、罐形鼎、深腹甗、罐、鸟首足鼎与大器座等。其中长流鬶与鸟首足鼎和山东龙山文化同类器很相似。在汤阴白营发现的高足盘座上,刻划有一幅裸体人像,画面完整,是一件难得的陶制艺术品。陕县三里桥类型主要分布在河南西部与山西的西南部地区。这里的灰陶器的造型特点,既有王湾类型的特点,又具有客省庄文化的因素,如平沿鬶、双腹盆、盆形甑与王湾类型相似,而高领折肩罐、单把鬲、双耳罐、罐形斝又与客省庄文化同类器酷似。近年来,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一批颇具特色的陶器。它既具有一般龙山文化的特征,又有其独自的风格。这里出土的扁壶、高柄豆、双鋬斝、扁足形鼎、带鋬鬲、釜灶与各种不同形式的罐等在造型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种釜灶连体器,系以圜底釜和筒形灶上下套接成的大型炊器,在腹部两侧置一对鋬耳,以便于人们提携或搬动,这是陶寺出土的陶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器物,为其他文化类型所未见。
灰陶器是考古发掘中最常见的陶系,自新石器时代起,一直绵延不断,沿用至今。不过,随着瓷器的产生、发展,灰陶器已逐渐退居次要的地位。灰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发达兴盛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存分布较广,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区,主要包括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南部等地。龙山文化遗址已发现了500多处,经过不同规模发掘的有30多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河南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汤阴白营、安阳后冈、永城王油坊、陕县三里桥,山西襄汾陶寺,陕西长安客省庄、武功浒西庄等遗址。由于分布地域较广,发展的时间较长,陕西和河南的龙山文化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称为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分别以河南龙山文化、客省庄文化等名称命名。
庙底沟二期文化因1953年在河南省陕县庙底沟首先发现而得名,年代为距今4890~4581年。同类型的遗址有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华阴横阵村与晋南芮城西王村等。这里灰陶分夹砂灰陶与泥质灰陶两种,它们占出土陶器总数的90%以上,表明灰陶系在所出陶器中是占绝对优势的。这种灰陶器的大量生产是与当时陶窑结构的改进与烧窑技术的提高密切相关的。当时陶窑的形制是竖穴式结构。庙底沟发现的陶窑由小火口、深火膛与多火道圆窑室组成,火道由主火道与支火道串通一起,底有窑箅,箅上有20余个火眼与火道相通,窑壁残高80厘米。从箅底向上逐渐内收成穹隆顶。这种结构利于停火后封窑,使陶器中的氧化铁还原成灰色。其烧成温度为840℃。制法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口沿多经慢轮修整,器身、器耳与器底等都是分别制成后连接在一起的;三足器的三足系分别制成后,再与器身粘接。器表除素面者外,有不同的花纹装饰,主要有篮纹、绳纹、附加堆纹、方格纹、镂孔与少量彩陶等。篮纹多作横向或斜向排列,有的在饰有篮纹的器表再加饰几道附加堆纹,它既为装饰美化,又能起着加固器身的作用。器形较厚重,以三足器为主。器类有筒形灶、小口折肩罐、澄滤器、尖底器、圜底釜、鼓腹斝、盆形鼎或罐形鼎等。其中陶灶的造型较新颖奇特,灶身呈筒形,无底,马鞍形火口,器上部有四个对称小圆孔,作为通烟用。这是该文化最具特点的器物。
客省庄文化是分布在陕西的龙山文化,所出灰陶器以绳纹与篮纹为主,方格纹较少。器类有侈口罐、单把鬲、罐形鼎、双耳斝、长流鬶、高领折肩罐、盉和豆等。其中罐类较多,有无耳、单耳、双耳与三耳之分,以双耳罐为主。出有陶塑鸟首与“陶祖”制品,后者是对男性崇拜的反映,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已是父系氏族社会。
夏商周时期,灰陶器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当时制陶所用的陶土都经过仔细挑选,并掺入一定比例的砂粒或蚌壳末,胎质较坚硬,耐火度较高。制法普遍采用轮制,兼用模制与手制;形体容积较大的陶缸一类器物多用泥条盘筑法,并经轮修制成。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器表磨光,装饰有各种不同纹样,常见的有旋涡纹、叶脉纹、绳纹、篮纹、方格纹、回纹、云雷纹等,以绳纹为主要纹样。器类以三足器、圈足器与平底器为主,最常见的有罐、罐形鼎、觚、盉、圈足簋、三足盘、甑、折肩瓮与高柄豆等。其中三瓦状足陶盘与罐形乳状足鼎等造型较特别(图1~4)。腹部饰有附加堆纹的高足鼎与圈足簋等是新出现的炊器与饮食器。在装饰图案上,出现了龙、蛇、兔、饕餮纹和裸体人像等,形象都比较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