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汇成探测科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丝绸和瓷器是中国第五和第六项伟大发明

发布时间:2018-01-16 人气:

  宋元到明初是中国陶瓷输出的第二个阶段。这时向外国输出的瓷器品种主要是龙泉青瓷,景德镇青白瓷、青花瓷、釉里红瓷、釉下黑彩瓷,吉州窑瓷,赣州窑瓷,福建、两广一些窑所产青瓷,建窑黑瓷,浙江金华铁店窑仿钧釉瓷,磁州窑瓷,定窑瓷,耀州窑瓷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述韩国新安海域沉船经十一次发掘,出土陶瓷器2万余件,除极个别的为朝鲜瓷和日本瓷外,均属中国所产,其中绝大部分已判明所属窑口,但也有少数待考。宋元外销瓷输往的国家较前大为增加,有东北亚、东南亚的全部国家,南亚和西亚的大部分国家,非洲东海岸各国及内陆的津巴布韦等国。宋、元、明初时期的航线,主要有航行到东北亚、东南亚诸国的航线及通往波斯湾等地的印度洋航线。这时期中国航海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印度洋航线上。第一,可从波斯湾沿海岸向西行进而到达红海的吉达港,然后上岸陆行至麦加;也可以在埃及边界的埃得哈布港上岸,驮行至尼罗河,再顺河而下到福斯塔特(古开罗);还可以从红海口越曼德海峡到东非诸国。第二,郑和船队又开辟了横渡印度洋东西两岸的三条直达航线。一是从印度西海岸的小葛兰(今奎隆)直航东非索马里的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二是从马尔代夫的官屿(今马累)直航木骨都束;三是从马累直航卜拉瓦(今摩加迪沙以南海岸)。这些横渡印度洋航线,成为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在阿拉伯领航员马吉德指引下从肯尼亚马林迪直航印度的古里(今卡利卡特)的先声。从这里可以看出,是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拉开15世纪大航海的序幕。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输出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其黄金时期。这时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彩(景德镇制胎,在广州画彩),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以及福建、广东两省其他窑所产的一些瓷器。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色彩,还有些在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称为纹章瓷。这时期的外销瓷数量很大,17世纪每年输出约20万件,18世纪最多时每年约达百万件。输出的国家除前述诸多国家外,主要销往欧洲和美洲诸国。运输路线一条是从中国福建、广东沿海港口西行达非洲,继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达西欧诸国;另一条是从福建漳州、厦门诸港至菲律宾马尼拉,然后越太平洋东行至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上岸后陆行,经墨西哥城(或普埃布拉)达大西洋岸港口韦腊克鲁斯港,再上船东行达西欧诸国。这样,无论从福建、广东两省港口西行还是东行,最后都可抵达西欧,这样就形成了一条环球的陶瓷贸易航线。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世人所共知的。除此而外,丝绸与瓷器也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对世界各国人民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的进步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古代世界,中国被誉为“丝国”,在中世纪,中国又有“瓷国”的美誉。可以说,丝绸和瓷器是中国第五和第六项伟大发明。同时丝绸和瓷器又是中西交通、商品交流和文化交往的象征。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一词,本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三上次男又提出了“陶瓷之路”。在这100年间,特别是近50余年中,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至今方兴未艾。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了十年规划,组织各国学者对“丝绸之路”(包括“陶瓷之路”)进行研究,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因而它已成为国际的、并成了跨世纪的综合研究课题。下面让我们沿着陶瓷之路,看一看陶瓷输往世界各国的情况

  在17和18世纪,中国瓷器通过上述环球航线行销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的商品。同时这也是一条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在中唐时期,即8世纪晚期,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经晚唐五代到宋初的200余年,是中国陶瓷向外输出的第一个高潮。这一阶段输出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邢窑(包括定窑)白瓷、巩县窑白釉绿彩瓷和青花瓷、越窑青瓷、长沙窑彩绘瓷及橄榄釉青瓷(即广东近海一带的窑口生产的碗和作为储藏容器的罐)。输出的地区与国别是:东北亚的朝鲜与日本;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亚的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印度;西亚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北非的埃及;东非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国。此时海上交通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扬州或明州(今宁波)经朝鲜或直达日本的航线;二是从广州出发、到东南亚各国,或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经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到波斯湾的航线。其时有些船只继续沿阿拉伯半岛西航可达非洲。前述亚非各国中世纪遗址出土晚唐五代宋初的瓷器,就是经过这两条航线而运输的。

  唐五代输出的瓷器数量极大,以长沙窑和越窑产品为最多。如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一艘沉船,经两次大规模发掘,出水中国瓷器67000件。其中长沙窑瓷近60000件,邢窑白瓷300余件、越窑青瓷200余件、巩县窑白釉绿彩瓷200余件,以及3件青花瓷。此沉船有确切纪年,为公元826年。这说明9世纪20年代唐瓷已大批量地向外输出,长沙窑是最重要的外销窑口。再如2003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井里汶海域发现一艘10世纪后半叶的沉船,经2003~2005年发掘,出水20余万件(片)中国瓷器。其中以越窑青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定窑、繁当窑等所产白瓷,但不见长沙窑瓷,可见此时它已停止生产,越窑则及时地取而代之,成为外销瓷的最重要窑口。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