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万家坝古墓群,出土了中国最原始的铜鼓。“鼓身似釜,而且大部分面有烟痕”。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测定,基本确认这是在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之初,中国西南古代濮族人民铸造和使用的世界上最早的圆墩形单面铜鼓。当时的铜鼓还处于乐器与炊器混用的阶段,直到公元前7世纪左右,才作为乐器,供给贵族享用。几个世纪后,经过不断改进,滇人将其发展为形制稳定、图饰丰富,有着自己民族图腾的铜鼓,最后才传到百越族中骆越人生活的红河三角洲地区,又东传两广南部地区,再传到黔、湘西等。
壮族先民也是铜鼓铸造者和使用者之一。在花山壁画中,壁画中人物举手向上敲打铜鼓的图案出现了很多个地方,这说明铜鼓与壮族先民的生活早已十分密切。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对广西铜鼓也有着相关的描述:“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其制正圆,而平其面,曲其腰,状若烘篮,又类宜座。面有五蟾,分踞其上。蟾皆累蹲,一大一小相负也。周围款识,其圆纹如织,或为人形,或如琰璧,或尖如浮图,如玉林,或斜如牙,如鹿耳,各以其环成章,合其众纹,大类细画圆阵之形,工巧微密,可以玩好。”他讲述了流传已久的广西铜鼓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为广西的铜鼓文化的历史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铜鼓是红水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在中国民族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活化石”。东兰县作为当今仍保留着使用铜鼓习俗的地区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的铜鼓分布最为密集、出土量最多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铜鼓之乡”。本篇文章主要阐述,笔者深入河池东兰县,对铜鼓的历史渊源、“铜鼓之乡”、铜鼓的作用、铜鼓的音乐、铜鼓的价值五个方面进行浅谈。
根据铜鼓流行时代、造型风格、纹饰和工艺特点的差异,分为8种基本类型,分别为北流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灵山型、遵义型、麻江型、西盟型,这些铜鼓划分的类型名称也是基本按照该铜鼓出土的地名来命名的。而按照河池地区历来流传和出土的铜鼓来看,河池的铜鼓按照作用来划分可分为迎神乐鼓、祭祀许愿鼓、驱邪除恶战鼓。如今,东兰铜鼓已成为当地民众的吉祥之物,成为东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的根基及精神家园。
铜鼓,是红水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在中国民族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活化石”。据统计,全世界现存古铜鼓共2400多面,其中馆藏古铜鼓1600多面,在中国出土的有1400多面,而广西各级文物、博物馆单位收藏的铜鼓就有610余件。东兰县作为当今世界上已知的民间传世铜鼓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铜鼓之乡”和“中国铜鼓之乡”。铜鼓与当地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不仅基本上家家都有铜鼓,而且人人都会敲打铜鼓。
红水河沿岸的村落几乎村村有铜鼓,家家有铜鼓。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都要打铜鼓,沿红水河两岸村寨是东兰壮族铜鼓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区。目前全世界馆藏传世铜鼓2400多面,其中我国馆藏量1400面,广西馆藏量900多面,而东兰县现存量就达612余面。目前东兰县还有着自己民营生产的铜鼓制造厂,政府每年为铜鼓的生产出大量的资金,可见铜鼓在东兰人民心中的重要位置。
铜鼓是东兰民族文化中的奇珍异宝,是壮族、瑶族的珍贵乐器。而铜鼓大多数是用来做歌舞伴奏的,民间流传的传统铜鼓舞蹈有铜鼓舞、蚂拐舞、舂榔舞、瑶族猴鼓舞。近年来,东兰铜鼓也走出山门,曾多次在县、市、自治区舞台表演。古老的东兰铜鼓,以其独特的魅力,享誉国内外。2004年5月东兰县被自治区文化厅正式命名为“广西铜鼓艺术之乡”。2006年4月,东兰铜鼓被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铜鼓习俗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兰县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铜鼓文化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