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墓刚出现的时候,就发现了一只青花瓷碗内放置了一枚宋代“太平通宝”古钱,一对水波鱼纹方形石砚,此外还有明代墓券,它们又是哪座墓的随葬品呢?文物专家推断,这些随葬品应该是明代招魂葬中的。
其中一个半米见方的墓券,主要记录了墓穴主人、尺寸范围、墓地买卖双方等信息。但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早已模糊不清,墓主人身份要经过专业处理才有可能获知。但是,墓券上有清晰可辨的“大明国直隶扬州府”等镌刻铭文,表明了该墓的年代,即明代。
何为招魂葬?根据史料记载,沿江一带居民以打鱼为生,如果遇到大潮或风雹,面对狂风巨浪,凶吉难卜,船破人亡的事常有发生,有的人落水以后连尸体都无法寻到。因此,家人为作些追忆,将死者生前穿的衣裤或者用过的东西埋进墓中,招其魂而葬。在扬州考古历史上,曾发现过大量明代时期的招魂墓,由于扬州处于沿江地区,这也是流行“招魂葬”习俗的原因之一。
宝应博物馆负责人称,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将继续对该区域进行考古勘探及信息采集工作,完善此处遗迹的总体资料汇总,并对出土文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接下来是否还有新发现?
昨天,宝应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宝应331省道工地发现的古墓考古清理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据其介绍,此次共清理出三座古墓,分别是一座清代夫妻合葬墓,一座明代招魂葬,一座明代浇浆墓。
那么,古墓里都出土了哪些文物?宝应博物馆负责人介绍,目前,出土的棺椁及随葬品已经被运至宝应博物馆清理、登记、造册、入库。考古人员在考古发掘现场共发现文物17件,其中,在清代夫妻合葬墓中发现陶罐10只;在明代浇浆墓中目前仅发现“黄金入柜”薄形银片一枚,直径约为6-7厘米;此外,考古人员还发掘探方区域,发现唐代陶缸一只。
这几座墓的主人什么关系?是不是家族墓?考古专家表示,这些疑问,都需要有出土的实物进行考证,若获取有铭文的翔实的实物资料,才能揭开墓主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