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从7世纪开始,一条从东南亚延伸到东北亚,并深入至红海、地中海、非洲大陆的海上贸易航线日渐繁荣,它由不同的海路组成一个巨大的贸易网络,连接着无数繁荣的市场——我们将其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经由海丝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文化科技向外输出,而西方的宝石、香料、宗教、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丰富的物产交换、各种技术的促进,以及宗教、文化、思想的流通与影响……这些让我们后世赞叹不已的宏伟图景,以一条船的满帆前行、一件瓷器的青花图案、一颗蓝宝石的微光闪烁,一点一滴,汇聚而成。 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港口城市,留存着丰厚的海丝文化遗产,而宁波人的身上也保留着海洋文明所特有的城市精神。2018年甫一开年,宁波博物馆便举办了两个大展,“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与“金玉大明——郑和时代的瑰宝”。这两个展览,主题、展品、时代背景迥异,但是却有个共同的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在宁波博物馆建成开馆的第十个年头,以这两大展览为始,是对宁波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关照,更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呼应。
此次展览除了瓷器,还有另外一位重要的主角,那就是“沉船”。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有多少船只跨越了浩瀚海洋,我们无法准确还原,但是,我们能够从不断被发现的沉船上,一窥当时的盛景。展览共展出11艘沉船的相关文物,并叙述了船只的时代背景与考古情况。这其中,就有“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黑石号”,在这艘唐代的商贸船中,发现了67000余件贸易品,其中有56000多件长沙窑瓷器和部分越窑青瓷。另外,发现于宁波舟山海域的“小白礁一号”,则记录了清代海洋贸易的情况,在出水的1000余件文物中,不仅有大量的青花瓷,同时还有300块宁波特产梅园石材。
贸易沉船,是时间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从无到有的鲜活见证。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自1987年起步,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历程。所发现的许多古代沉船遗址与其装载的中国贸易陶瓷,都能够与国内古窑址考古出土、海外发现的同类器物相对应,从而相对准确地描绘中国古代贸易瓷器从生产到出口的完整路线,成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此展精选了全国22个文博单位、共计300余件(套)古代贸易瓷器及相关展品,为广大观众展现自唐到清“海上丝绸之路”的壮阔图景。观众可以欣赏到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红绿彩瓷盘、扬州博物馆的唐三彩、南京市博物总馆的元青花、广东省博物馆的广彩人物故事图盘,当然也有从宁波地区出水的各类瓷器,更有宁波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窑青釉荷叶带托茶盏。
两千余年来,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的交往不断繁盛,其中有一类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商品脱颖而出,它惊人的出口数量、常销不衰的需求量,以及不断进步的设计和技术,让它几乎可以被称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全球性贸易商品——中国瓷器。中国瓷器通过海洋,掀起世界狂潮,以至于“CHINA”成为中国的称呼。
贸易瓷与其他瓷器不同,它既具有了不同时代的审美、技术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中国与其他国家交流、融合的多元性。在本次展览中,观众们可以看到唐代由于受到阿拉伯半岛等地的装饰影响,而生产了相当数量的椰枣纹模印贴花瓷器;宋元时期,海洋贸易和制瓷产业高度发达,除了日用器物,还有专门用于满足海外市场、造型奇特的军持、小口瓶等;到了明清时期,贸易瓷更是杂糅了各个国家的特点,包括了非常流行的定制瓷器,上面描绘的不再是中国山水,而是国外贵族的家徽或者异国君主的传奇故事。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