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考古工作,亮点之一是田野考古、水下考古、遥感考古三位一体,从陆地、海洋、空中对塞林港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取得超乎预期的成果。陆地考古方面,发现成片的大型建筑基址(其中一座可能为清真寺),并发现排列有序的珊瑚石墓群;水下考古方面,确认了港湾与航道,究明了塞林港建港之缘由;遥感考古方面,利用无人机航拍,发现并确认了被流沙掩盖的古代季节性河流,解答了塞林港选址于此的重要缘由。
为落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沙特国王萨勒曼达成的文化交流共识,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考古合作,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沙特国家考古中心联合组队,对沙特塞林港(Al-Serrian)遗址开展了第二次联合发掘。截至2019年1月22日,为期一个月的现场工作任务圆满结束,取得令人瞩目的重要成果,发现大型建筑遗址,调查、测绘一批珊瑚石墓葬,通过水下考古发现并确认了泊船的海港和出入港湾的航道,发现为港口提供淡水资源的季节河,同时出土包括中国瓷器在内的诸多文物精品,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本次考古工作,中、沙双方共有12名队员参与发掘(含水下考古队员7人),项目领队分别为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姜波博士和沙特国家考古中心扎哈尼博士。
亮点之二是常规考古手段与科技新方法相结合,大大拓展了考古学研究的视野。本次考古工作,将传统的田野考古方法与无人机航拍、遥感考古、环境考古、数字测绘与3D技术结合起来,为全方位研究塞林港人文历史与地理信息提供了重要途径;发掘工作精细化操作,充分运用筛选、浮选技术,采集大量动植物标本,大大提升了获取遗址信息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的碑刻拓片技术,也在本次考古工作中大放异彩。中方队员制作的碑文拓片,使得因风沙侵蚀而漫漶不清的碑文变得清晰可读,让沙方学者惊叹不已;同时碑铭释读也为了解遗址的年代、族群和宗教贸易背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线索。有鉴于此,沙特考古学家已经开始学习中国拓片制作技术,并拟在沙特全境加以推广。
众所周知,红海地处亚、非、欧交接处,联接地中海与印度洋,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交通要道,并与中国有着一定的海上交流。14世纪,两位同时代的大旅行家,中国的汪大渊与摩洛哥的伊本·白图泰,一个自东而西、一个自西而东,循着大致相同的轨迹,完成了红海-泉州的旅程,堪称东西方航海史上的佳话。更值得一提的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期间(1430-1433年),随行翻译马欢等人曾进入红海,并赴默伽(今麦加)朝圣,其所见所闻录于马氏所著《瀛涯胜览》。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