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汇成探测科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境内

发布时间:2018-10-21 人气:

  朱书文字扁壶出土于陶寺遗址灰坑H3403,出土时已残,仅存口沿及部分腹片。扁壶为泥质灰陶,侈口,斜颈,颈、腹间分间明显,腹一面略平,另侧明显鼓凸,鋬作桥形,双鋬相连在口部鼓凸一侧。器表饰细条竖蓝纹,双鋬面各有凹槽两道。口长径20.8、短径9.2、腹最宽24.8、残高27.4厘米。朱书文字位于扁壶鼓两面,有笔锋,似为毛笔类工具所书。扁壶残器断茬边缘涂朱一周,有研究者认为其为扁壶残破后所描绘。
  扁壶为陶寺遗址常见器物,陶寺文化居住址的水井底部常见扁壶碎片的堆积层,因此发掘者认为扁壶为汲水器。其造型的基本特征为口部和腹部均呈一面鼓凸,另一面扁平,或微凹,以利入水,颈或口部设泥鋬,便于系绳。扁壶皆手制,其使用时间与陶寺文化遗址相始终。扁壶的类型学演变序列清楚,早期扁壶口部和腹部剖面近椭圆形,晚期近半球形;早期扁壶颈、腹分界不明显,晚期呈束颈状。早期扁壶器鋬在颈部两侧,为舌形或柱形,晚期鋬在口部鼓凸一侧,鋬为桥形,且双鋬呈平面相连;中期扁壶则为过渡形式,突出特点是鋬升至口部鼓凸一侧,略外斜,双鋬不相连接。出土朱书“文”字扁壶的灰坑H3403,属陶寺遗址晚期。朱书文字扁壶亦具陶寺文化晚期扁壶的典型特征,距今约4000余年。
 有关扁壶上文字,自出土以来学者已多有讨论。有学者认为,陶寺遗址居址规模宏大,发现了1300多座墓葬,排列整齐,可分为大中小三等,大墓中有彩绘龙盘、鼍鼓、土鼓、特磬等礼乐器物,制作精美,是社会等级存在的重要表现。此外陶寺遗址还出现了铜器,近年来又发现了陶寺古城,很有可能为尧舜时期的居址所在。因此将陶寺朱书扁壶上的文字释读为“文尧”。也有学者认为,陶寺遗址应为夏文化的代表遗址。晋南地区一向被称为夏墟,而史料记载“禹名文命”,在诸家基本上将扁壶上第一个字确定为“文”的情况下,扁壶上的另一个文字根据文字学特征当释读为“邑”,是三代传统政治实体形态的直接反应。而学术界对此并未能达成一致看法,有关研究仍在继续当中。随着陶寺考古工作的继续展开,有待于新的文字资料的补充与佐证。而陶寺朱书文字扁壶则是陶寺文化文字出现的重要资料,对于汉字起源的研究有着深远意义。
  朱书文字扁壶出土于陶寺遗址。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境内,是一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陶寺遗址年代为距今4600-4000年左右。1978年开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多次对其展开联合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发现了居址、墓葬、城址等遗迹,以及大量的文化遗物,目前对于陶寺文化的分期主要分为早、中、晚三期。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