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文献以佛经为主,发现至元、万历和道光等纪年文献,另有帐簿残片、工尺谱残片及符咒残片等。佛教遗物主要为擦擦,共发现七万余枚,可分为脱佛和脱塔两类。脱佛题材以那若空行母和无量寿佛为主,脱塔形制较多,以一百零八塔为主,兼有宝阶塔、四塔和八塔等。另有唐卡、小型佛造像、佛手及佛画像残片等物。生活用品以麻毛织物为主,有毡帽、毡靴、麻布口袋、羊皮袄等,另发现有陶纺轮、瓷碗、木筷、木勺、木碗、角梳等物。
亥母寺遗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缠山村七组西南侧的祁连山北麓余脉。北邻杂木河斗渠,东距磨嘴子墓群2千米,西距茂林山遗址3千米,西北距新华乡人民政府3千米。遗址由4个洞窟及窟前建筑遗存组成,面积9800平方米。洞窟坐西向东,自北向南依次分布于山梁东坡的山腰底部,编号01、02、03、04号窟。2016年、201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的配合下,对亥母寺遗址进行了连续两个年度的支护加固和考古发掘。
亥母寺遗址是一处保存较好的西夏石窟遗存,经过连续两个年度的发掘,基本明确亥母寺遗址四个洞窟或是利用洞窟裂罅进行人工修整后开凿的石窟,自西夏开凿,历元、明、清各代均有延续,各洞窟并非同一时期开凿,存在先后早晚关系,具有使用功能上的差异。遗址在1927年武威大地震前已被废弃,废弃后洞窟空间被利用,进行了牲畜圈养,现存窟前建筑主体为清中晚期建筑。遗址出土文物数量多,内容丰富,涵盖西夏语言文字、社会历史、文献整理、文物考古、科学技术,佛教艺术等各个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亥母寺遗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缠山村七组西南侧的祁连山北麓余脉。北邻杂木河斗渠,东距磨嘴子墓群2千米,西距茂林山遗址3千米,西北距新华乡人民政府3千米。遗址由4个洞窟及窟前建筑遗存组成,面积9800平方米。洞窟坐西向东,自北向南依次分布于山梁东坡的山腰底部,编号01、02、03、04号窟。2016年、201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的配合下,对亥母寺遗址进行了连续两个年度的支护加固和考古发掘。
亥母寺遗址是一处保存较好的西夏石窟遗存,经过连续两个年度的发掘,基本明确亥母寺遗址四个洞窟或是利用洞窟裂罅进行人工修整后开凿的石窟,自西夏开凿,历元、明、清各代均有延续,各洞窟并非同一时期开凿,存在先后早晚关系,具有使用功能上的差异。遗址在1927年武威大地震前已被废弃,废弃后洞窟空间被利用,进行了牲畜圈养,现存窟前建筑主体为清中晚期建筑。遗址出土文物数量多,内容丰富,涵盖西夏语言文字、社会历史、文献整理、文物考古、科学技术,佛教艺术等各个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目前,共清理发掘洞窟两座(01、03窟),清理遗迹单位23处。其中覆钵式佛塔5座、路2条、台基1座、灶1座、硬面1处、护坡2段、龛3处、坑1处、灰坑3处、炕1座、房址2座、壁画残垣1段。出土遗物以文献、佛教遗物、生活用品及建筑构建四大类为主,兼有少量兵器、碑刻、钱币等物。文献以西夏文文献为大宗,兼有汉文、藏文文献。其中,西夏文文献有印本和写本两类,内容以佛经为主,另有辞书《音同》残片、军抄条律残片、习字纸残片等社会文书和世俗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