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瓷釉质细腻、透明度强,再加上胎体洁白,釉色更显纯白光亮,用类银、类雪来形容是很恰当的。在内丘窑址采集的细白瓷片,有的薄如蛋壳,胎厚仅0.1~0.25毫米,胎釉几乎不分,浑然一体,透光性极佳。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在851年所著的《中国印度见闻录》一书中写道:“他们有精美的陶器,其中陶碗晶莹得如同玻璃杯一样,尽管是陶碗,但隔着碗可以看得见碗里的水。”这里所说的陶应是指瓷。过去人们多认为这段文字有所夸张,现在看来,邢窑薄如蛋壳的白瓷确是晶莹得如同玻璃一样,有着良好的透光性。邢窑细白瓷的另一特点是施满釉。中晚唐时各窑都生产一种玉璧底碗,即碗的圈足有如玉璧,四周宽,中间小。邢窑碗足内满釉,定窑与巩县窑的玉璧底碗足内无釉。这是邢窑与同时代其他各窑的一个显著区别。邢窑址出有带“盈”字款的白瓷碗,为陕西西安唐大明宫出土的“盈”字款白瓷碗和上海博物馆藏“盈”字款白瓷盒找到了窑口。这又说明邢窑瓷制作精致,有些与越窑秘色瓷一起成为贡品而进入宫廷。邢窑细白瓷产品还有印花菱形盘、印花圈足盘、高足杯、罐、鍑、马蹄壶(皮囊壶)等。据内丘窑址调查,中丰洞一带的邢窑,细白瓷占全部白瓷的40%,余为粗白瓷。
北魏时北方已生产青瓷,但发展较为缓慢。北齐时白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唐代已进入成熟阶段。唐代北方生产白瓷的窑口有河北邢窑、定窑,河南巩县窑、密县窑、郏县窑、鹤壁窑、登封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浑源窑、平定窑、河津窑、乡宁窑、交城窑,陕西铜川黄堡窑,安徽萧县窑等。其中以邢窑最为有名,与南方越窑享有同等盛誉。前述皮日休诗“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就说明了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在唐代是齐名的,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瓷器生产,是有道理的。
《唐国史补》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说明邢窑窑址应在河北内丘县,而且产量很大,天下通用。但邢窑窑址究竟在何处,其工艺特点如何?这一直是陶瓷史上的不解之谜。1980年,在靠近内丘县的临城县发现了四处唐代白瓷窑址,从出土器物看,其工艺水平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临城、内丘原均属赵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内丘才划归邢州,故有的学者认为临城唐代窑址就是邢窑的一部分,是邢窑的正统或亲支近派。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唐代内丘、临城终究属两州,且《新唐书·地理志》明文记载,不是赵州,是邢州“贡……磁器”。那么,邢窑的生产中心还应在内丘寻找。1984年起,考古工作者开始在内丘县境内进行调查,在县城西关和中丰洞发现了大量的唐代瓷片和窑炉。1987~1991年考古工作者又对内丘县城关、临城县祁村两处邢窑址进行了五次发掘。唐代邢窑之谜至此最终得以解释:邢窑的中心产区确在内丘,临城诸窑是邢窑的一部分;唐代确是严格地以州的名称冠以诸名窑。
以前人们仅知河南巩县窑生产唐三彩,通过80年代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了解到陕西铜川黄堡窑与邢窑等也生产唐三彩,从而开阔了人们的眼界。邢窑唐三彩产品有杯、钵、盘、罐、鍑和器座等。在隋及唐初,邢窑就生产出水平较高的印纹花卉人物黄釉扁壶、素面黄釉瓶、碗、钵等。这些为盛唐及中晚唐时期唐三彩的生产打下了基础。
通过临城、内丘多次考古调查与发掘,不仅使长期存在的邢窑窑址之谜得以揭晓,而且使人们对邢窑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邢窑始烧于北朝晚期,是北方较早的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最为有名,代表了北方瓷器生产水平,从而确定了唐代“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并为宋元及明清彩绘瓷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邢窑唐三彩的发现使人们对名重一时的唐三彩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最近的调查、发掘资料看,邢窑始烧于北魏晚期,衰于晚唐五代,除生产白瓷外,还生产青釉瓷、黄釉瓷、黑釉瓷和唐三彩。下面介绍邢窑白瓷和唐三彩。
邢窑细白瓷的胎土经多次淘洗,胎色纯正洁白,不施化妆土,胎体断面平滑带有光泽。由于胎土含氧化铝(Al2O3)高达30%~35%,烧成温度需1320℃才使胎体充分烧结,故胎质坚实、致密,叩之发出清脆的金属声。文献记载,唐大中(847~859年)时乐师郭道原“用越瓯、邢瓯十二,旋加减水,以筯击之,其音妙于方响”。方响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这说明邢瓷、越瓷的胎质均佳,可当作乐器,奏出美妙的音乐,也说明邢越二窑无高低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