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宝鸡古称陈仓,位于陕西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的西端,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青铜文化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中国青铜器之乡”。从西汉时载入史册的“尸臣鼎”到晚清时出土的“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两千年来,宝鸡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新中国成立以来,宝鸡发现的青铜器更是令世人瞩目,诸如西周初年的重器何尊,岐山董家、扶风庄白、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都极大地震撼了世人并丰富了人们对西周历史的认知。2012年以来,宝鸡石鼓山又相继发现了一批重要的西周贵族墓葬,其中出土了不少罕见甚至是首次发现的青铜珍品,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青铜器作为西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周王朝礼乐制度的主要载体。以周原为核心的整个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具有重器多、铭文多、器形种类多的特征,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此次深圳博物馆“周邦肇作”展览所展出的青铜器,造型奇特、纹饰华丽、工艺复杂、铭文丰富,代表了西周青铜文明的最高成就,为公众直观了解西周时期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礼仪制度、工艺铸造等各方面知识,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由深圳博物馆联合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馆、扶风县博物馆、岐山县博物馆、渭滨区博物馆等多家陕西宝鸡文博机构共同举办的“周邦肇作——陕西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精华”展,在深圳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各类青铜文物182件/组,涵盖了自建国以来宝鸡地区历次重要的西周考古发现,诸如眉县杨家村窖藏、扶风五郡西村窖藏、石鼓山西周墓等近十几年来的新发现。本次展览将延续到2017年12月12日。
“周邦肇作”一词来源于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周邦”指西周王朝,在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中,周人对自己的国家称为周邦。展览中的逨鼎就记述了周王称赞逨的先祖“有爵于周邦”,意为对国家有贡献。“肇作”是当时铭文中的惯用词。通常铭文开头经常是“作器者某某为其先人‘肇作’某器物”,语含恭敬、庄重之意。“周邦肇作”中,“肇作”也可以谐音“造作”,大意为周人建立西周王朝后铸造的众多青铜器,用在展览标题中,特指本展中的青铜器。其中,一级文物就有40件,带铭文的青铜器也有87件。比较重要的器物有户方彝、户卣、伯各尊、伯各卣、卫簋、卫鼎、四十二年逨鼎、单五父方壶、南宫乎钟、秦公镈等。
展览设计了两条相互交织的叙事线索,一是围绕青铜器本身展开介绍青铜器礼器功能和装饰艺术;另一个是按照“透物见人”的原则,结合考古发现的场景和器物组合,介绍这些青铜器的主人——西周贵族和他们的历史。展览分为四个单元,依次为“周王朝的建立”、“周人的礼乐文明”、“周王与贵族”以及“西周的青铜艺术”。其中,一、三单元是结合重要考古发现,侧重于讲人与事,重在凸显展览中众多带铭文的青铜器的历史价值;二、四单元则是以青铜器为中心,侧重于讲器与礼,更多地展现青铜器的礼器组合功能和装饰艺术。这样的单元安排很好地平衡了展览的重心,如第一单元有2012年新发现的石鼓山三号西周墓,第三单元有2003年发现的眉县杨家村窖藏,这两次发现的青铜器无论是艺术观赏性还是历史价值都有吸引眼球、震撼人心的效果,保证了展览的开始和中间都有亮点。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宝鸡出土的青铜器,目的是向观众展示西周时期周人创造的礼乐文明与青铜艺术。所展青铜器类别涵盖了青铜容器(又细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青铜器种类。展厅呈长方形,面积1200㎡,展线超过120米,靠墙设置固定通柜,中央的控电设备间及消防通道将展厅一分为二,中间以一条通道连接。展览文物绝大部分都陈列在固定通柜内的展台上,另外特别精选22件/组重要展品以中心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