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中礼玉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人认为美石——玉是山川的精华,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最早的玉琮见于5100年前的安徽潜山史前文化。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在江浙、广东、山西的史前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最为发达。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王朝的王权是依靠庄严神圣的祭祀和威武显赫的军事来支撑的。妇好是“祀与戎”都不让须眉的女性,她亲自主持庄严神圣的祭祀!在名目繁多、方式多样的祭祀中,妇好代表商王室祭祀商朝的列祖列宗。她是能征善战的女将军,商王武丁多次派妇好统领军队参加征伐战争,显现了对她军事才能的倚重,更为商王朝势力扩张奠定了基础。
殷墟发现不少铜、玉复合器物,以兵器居多,或可称之为“金玉同盟”。这些复合兵器一般以玉为锋刃,说明不是实用兵器而是礼仪场合的仪仗用器。这件铜柄玉矛是铜玉复合兵器中的精品,突显了所有者的不凡身份。柄部镶嵌绿松石片,柄端与玉矛结合部巧妙地设计成蛇头形。玉质矛锋打磨极精。
戈源自新石器时代的镰,极富农耕文化特色,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兵器。戈出现于夏代晚期,一直使用至汉晋时期。戈的使用方式也与镰相似,主要以内刃勾、以尖锋啄。戈捆柄的部位称为内,锋刃部称为援。这件玉援铜内戈的内部饰兽面纹,镶嵌的绿松石大都已脱落。援的长度远远超过普通铜、玉戈,在礼仪场合十分威严。
妇好墓随葬玉簋两件,一青一白,造型美观,刻纹精细,器形规矩,器壁厚薄均匀。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要经过切割成形、掏膛去余料、周身碾轧纹饰、抛光等一系列工序,耗时经年累月,全面体现了当时的琢玉工艺。这件精美的白玉簋可能用于祭祀等盛大的礼仪活动,出土时内有骨勺2件、贝形铜器1件。
新石器时代从石斧衍生出的玉石钺,由兵器和工具演变为权力的象征,这一功能被夏商周时期的铜钺所继承。铜钺大小不同,持有者的权力与地位也存在高下之别。妇好墓出土的两件大钺均有铭文“妇好”二字,两件小钺铭文为“亚启”。这件铜钺装饰一首双身龙纹,鼻部铸有铭文“妇好”,龙纹下的三角纹带犹如狰狞的兽齿。
夏商周时期的铜钺象征军事征伐、刑杀之权。妇好墓共出土四件铜钺,是目前所见商代贵族墓随葬铜钺第二多者(最多者随葬七件铜钺),进一步印证了妇好执掌帅权、戎马一生的传奇经历。这件铜钺装饰的虎食人纹在商代青铜纹饰中多次出现,推测具有巫师通灵的涵义。虎食人纹下铸铭文“妇好”二字。
这件玉虎作行走状,身饰云纹。凶猛的老虎作为力量的象征,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成为艺术创作题材。妇好墓随葬了8件玉虎,虽形态各异,但均张口露齿,气势逼人。这些玉虎有的可以穿绳随身佩戴,有的如这件玉虎则是摆件装饰。如此之多的玉虎伴随妇好身侧,益加彰显女虎将的威名。
商周时期的玉璧小于新石器时代,壁面平滑,内外缘厚度相当,外缘边棱为圆角,两面对钻孔一般都很规整。商代有的玉璧被埋在宫殿宗庙基址的夯土下,用于奠基祭祀。妇好墓出土玉璧12件,有成组出现、大小依次递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