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上有句谚语,叫做“怕软怕硬”。也就是说,石头建筑在土层中更容易识别,而土壤遗迹很难识别。这都是基于经验、视力甚至感觉。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五环池镇古灌溉渠遗址是一个深埋在土层中的古遗址,极易被忽视。 至今,该遗址仍是我国北方发现的一个较早、较完整的古代农田灌溉系统。
吴欢驰最初被称为“吴欢驰”,但后来被误认为“吴欢” 五环池遗址的发现是由于需要为当地的闹德海水库修建导流工程。 得知建设的消息后,1991年6月,省考古研究所和阜新文物局立即派出人员沿工程进行调查考古学家在当年的调查中发现了具有明显特征的填砂陶片。大多数陶片是陶颈,其突出特点是“高领”。因此,考古学家初步判断,这是一个具有泰山文化特征的遗址,可以追溯到大约3500年前。
在辽宁省阜新博物馆,馆长兼研究员带领记者参观青铜时代文物陈列柜。他指示记者区分他们。 用陶器来判断它的年代和文化属性要简单得多:泰山文化类型的陶器有明显的特征——陶器有一个“高领”,或“长颈”,这在动物界和长颈鹿一样容易辨认。
1991年10月,调查组对遗址进行了勘查和复查,查明了遗址的总体范围,进一步确认其文化性质应属于北青铜时代的高台山文化类型,并立即向国家文物局申请批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研究员、前省级考古队队长新颜,现任省级考古学会理事、省级文物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他告诉记者:“我们起初并不知道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古代灌溉渠。” “ 五环池遗址位于阜新职业高中附近 这个地方北部地势高,南部地势低。它位于阜新彰武高速公路北,南临五环池河。它的东面和西面是小支流。五环池河向东北约15公里,流入阜新县饶阳河。 该遗址占地12万平方米,面积很大。 然而,初步探索发现,该遗址的文化积淀薄而单一。
在古代墓地中,经常可以发现古人为防止洪水破坏墓地而挖掘的排水沟。 然而,在五环池遗址,随着发掘的深入,考古学家逐渐否认了这一分析,因为壕沟不仅分布在墓葬周围,而且延伸到很远的地方。虽然一些挖掘区域已经扩大,但仍没有结束。
据报道,当年在五环池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共发掘出17件沟状文物,总长245米。 从挖沟的分布格局来看,挖沟面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纵横交错的沟渠仍然向四周延伸。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