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汇成探测科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的珐琅彩瓷瓶

发布时间:2019-01-10 人气:

  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的珐琅彩瓷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瓶莲花口,束颈,溜肩,圆腹,足微外撇。高26厘米,口径12.1厘米,足径12.1厘米。瓶体覆多种装饰:颈部周边布满蕉叶纹、如意头、夔龙等彩饰,腹部饰金色乳钉纹,四面开光,诗文和景色各两面,诗文下钤“乾隆宸翰” “惟精惟一”两方朱文印章,瓶底部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此件瓷器集轧道、凸印、彩绘等多种装饰工艺于一身,手法多样,色调丰富,意涵深刻,充分反映出乾隆朝制瓷水平之高超。但最为精妙之处还在于它瓶身所绘的诗文和景色。两篇诗文为乾隆本人所作的《登景州开福寺塔》和《河间道中》,相对应的景致则是河北景州开福寺塔以及周围的山间景色。通过考证历史文献发现,这两首诗为乾隆十三年(1784)春东巡泰山、驻跸景州时有感而发所作,诗文内容饱含着乾隆东巡泰山期间的经历和感想。
  《河间道中》的“毛氏诠诗真诣独,献王得士果无双”一句则传达出乾隆对儒学的重视。献王,即汉景帝第二子刘德,是汉初主张复兴儒学的领袖,《汉书》辟“河间献王传”记其振兴儒学的事迹。汉初统治者不重视儒学,社会混乱,汉匈纷争,民生凋敝,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献王提出复兴儒学,主张礼乐治国,反对战争,希望君主以尧、舜为榜样,推行仁政。他身体力行,在河间重建经学,大力搜集散佚的六艺经典,并抄录保存。献王还为经学家毛苌修建君子馆,作为他向天下学士讲经的场所。毛苌师从毛亨,所修的《毛诗》为儒家正朔,《毛诗》正是在献王的帮助下才得以传播,足见献王在振兴儒学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河间在当时也成为声名远播、鼎盛一时的儒学中心,天下有识之士深深折服于献王高尚的道德人格和不朽的思想学说,纷纷来此归附于他,河间儒学对儒家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清代,学者们痛感于前代学术之空疏,纷纷呼吁重振经学。清代中期,乾嘉学派兴起,戴震、阮元等清儒学者致力于整理考辨儒家经典文献,上溯许慎、郑玄,直达河间献王,献王也因此成为清代汉学的符号和象征。乾隆恰好途经河间,感慨颇深,“忆我书斋订经义,几多景仰在明窗”一句,便流露出他对河间献王重建经学的钦佩和赞扬之情。
  乾隆将景州开福寺塔、河间山水景致绘于瓷瓶之上,传之后世,体现了皇帝对东巡期间驻跸景州的这段经历尤为重视。他不仅自己留下诗文以作纪念,还命朝中大臣沈起元、钱陈群、裘曰修等人赋诗歌颂。这件制作精美的《珐琅彩山水诗句瓶》,完美地将乾隆这一时期儒道并重的思想集于一身,体现出乾隆帝既以佛家心性推行仁政,又以儒者情怀道济天下的治国方略。
  《登景州开福寺塔》中言及“雁下花宫自解禅”,体现出乾隆对禅学的热爱之情。自少年时代,乾隆便对佛学有所研究,《乐善堂全集》中保留了大量有关参禅悟禅生活的诗文,从中可以看出乾隆对佛教建筑的喜爱和诊视,而这座景州开福寺塔便是佛教的“释迦文舍利宝塔”。塔有13层,外形呈八面棱锥体,高63.85米,底层周长50.5米,位于今河北景县。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内部砖刻的宋元题记和塔顶的“齐隋重修”字样,推断其最早建造年代不晚于北朝,且历经各朝均有所修缮,经专家综合各部分建造风格断定,该塔现为北宋时期的建筑风格。值得一提的是,景州塔的结构非常奇特。它是壁内折上式建筑,塔内为穿心式构造,塔内自下而上砌有数百阶层层盘旋的螺形阶梯,又因其从上到下不见一根房梁,故有“景县无梁殿”之称,而关于“无梁”这一特殊构造还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乾隆十三年(1784),皇帝东巡泰山,途经直隶河间,驻跸景州,召见被罢官职、赋闲在家的三朝重臣魏廷珍接驾,并携魏氏等侍从官员一起登上这座佛塔游览参观。当看到这一奇特结构时,乾隆便询问道:“此殿无梁乎?”闻听此话,魏廷珍立即下跪应道:“感谢万岁爷免去景州的钱粮。”乾隆知道魏廷珍是故意将“无梁”理解为“无粮”,便随即宣布减免景州的钱粮税负。自此之后,此地便流传开一句“从南京到北京,顶数景州钱粮轻”的民谣,生动体现出乾隆皇帝勤政爱民的治国思想。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