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汇成探测科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陶寺文化主要分布于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浍河流域

发布时间:2018-10-06 人气:

  陶寺文化面貌较为丰富,陶寺遗址发现大、中、小三座城址。城内有重要大型建筑区、祭祀区、仓储区、手工作坊、公共墓地和一般平民居住区等。居住区和墓葬区被分别安排在遗址的不同方位。在陶寺类型居住址中发现很多小型房址,周围有道路、水井、陶窑和较密集的灰坑。发现有早期小城和中期城址。房址分地面、半地穴式和窑洞三种,以后两种居多。带天井的窑洞式建筑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所仅见,还有少量是抹有白灰面的圆形半地穴式。窖穴多见圆形袋状坑和椭圆形坑。陶窑多为火膛在前窑室在后的横穴窑,窑室内的窑篦多呈叶脉状。水井皆圆口方底,底部有护壁木桩或栅栏状的木构件。此外还发现有卜骨和带有朱书字迹的扁壶残片等。
  陶寺文化主要分布于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浍河流域。在山西地区内的临汾、襄汾、侯马、曲沃、翼城、绛县等地目前共发现陶寺类型的遗址75处。各个遗址规模一般在数万或10余万平方米以上,最大的则超过了100万平方米,陶寺遗址总面积已达300万平方米。
  陶寺文化的早期陶器多为手制和模制,轮制的较少,以夹砂灰陶为主,次为泥质灰陶,黑陶极少。纹饰以绳纹为主,器形以平底和小平底器为主,有少量的圈足器和三足器,以“釜灶”,扁壶、折腹單,小口折肩罐,折腹盆最具有特征性。晚期轮制陶增多,泥质灰陶大增,纹饰中绳纹数量下降,但仍居首位,篮纹显著增多,陶器群的主要器类有各种形态的鬲,如双銴鬲、单把鬲、高领鬲。新出现了陶甗和陶鬲,其他器类还有甑、深腹盆、篮纹镂孔圈足罐、扁腹壶、豆、碗以及单把杯等。
  陶寺文化的墓葬已发掘1800余座,有成片的大型墓地和大、中、小墓葬的区别。其中下靳村发现的多为中小型墓葬。陶寺早期中型城址发现有一处面积达3万平米以上的大型墓地,墓葬分布密集,打破关系复杂。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大型墓墓圹长度在3米左右。均有木棺葬具、随葬品十分丰富,以M3015为代表,多达200余件,有成组日用陶器、玉、石、骨、蚌饰品等,还有鼍鼓、特磬、土鼓、木案、俎、匣、玉钺、瑗,及石斧、石锛等礼乐用具,以及彩绘木器等。中型墓一般长约2.2-2.5米,宽为0.8-1.0米,亦大都有木棺葬具,有的棺内还撒有朱砂。随葬品组合有差异,一般有一两件彩绘陶器和彩绘木器,或随葬精美玉器和猪干颌骨等。小型墓数量最多且成组成排分布,墓室长度多在2米左右,大多没有木质葬具,随葬品仅有少量工具或装饰品,不见陶器。此外,在陶寺居住址外还发现有少量非正常死亡的小型墓,与有棺椁、随葬精美的死者形成了强烈的等级差别。
  陶寺文化的年代要晚于庙底沟二期,绝对上限年代不应超过公元前2600年,下限约当在公元前2000年稍晚。学术界目前多主张将陶寺文化分为三期。其从晋南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而来,年代上先后相承,文化面貌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晋南地区陶寺文化之后是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此外在陶寺文化周边分布着许多史前文化遗存,有东面的后冈二期文化,南面的三里桥类型和王湾三期文化;西面的客省庄文化,以及北面的龙山文化白燕三期等。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