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为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3.8厘米,长径10.1厘米,短径5.5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件长杯采用上等和田美玉雕凿,洁白温润,玉杯外壁装饰有忍冬图案。忍冬纹又称为卷草纹,是从南北朝就开始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用它来寓意长寿。这件长杯古代起先流行在萨珊波斯地区,由于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后来影响到其他地区,杯子的形状模仿萨珊风格,但装饰纹样却是传统的中国纹饰,可以说,这件玉杯是中西结合的代表。
西安何家村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通高3.8厘米,口径10.1厘米。以和阗白玉制作而成,玉质洁白莹润,一侧口沿略呈黄色。造型为八曲长椭形,深腹,下附亚腰形矮圈足。外腹凹凸分明,口沿一圈很薄,厚度仅有半毫米,外腹壁装饰有尖叶忍冬卷草纹。杯内两侧的弧形凸棱在腹壁,居中的两条弧线凸棱从口沿至腹底,凸棱两侧为圆润的凹槽。从杯口至杯底,器壁逐渐增厚。
这件长杯采用上等和田美玉雕凿,洁白温润,玉杯外壁装饰有忍冬图案。忍冬纹又称为卷草纹,是从南北朝就开始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用它来寓意长寿。这件长杯古代起先流行在萨珊波斯地区,由于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后来影响到其他地区,杯子的形状模仿萨珊风格,但装饰纹样却是传统的中国纹饰,可以说,这件玉杯是中西结合的代表。
西安何家村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通高3.8厘米,口径10.1厘米。以和阗白玉制作而成,玉质洁白莹润,一侧口沿略呈黄色。造型为八曲长椭形,深腹,下附亚腰形矮圈足。外腹凹凸分明,口沿一圈很薄,厚度仅有半毫米,外腹壁装饰有尖叶忍冬卷草纹。杯内两侧的弧形凸棱在腹壁,居中的两条弧线凸棱从口沿至腹底,凸棱两侧为圆润的凹槽。从杯口至杯底,器壁逐渐增厚。
以和阗白玉制成,玉质洁白莹润,形状为八曲椭圆形,口沿随其八曲成莲花形口,杯身亦呈八曲,下为椭圆形圈足,杯身雕饰成组的蔓草纹饰。其刻作精美,素雅高贵,为唐代贵族至为偏爱的盛酒之器。形制模仿萨珊式多曲长杯,而装饰纹样则继承了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的忍冬纹,堪称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这件玉杯壁口打磨很薄,只有半厘米,从杯口到杯底逐渐增厚,唐朝皇家制御坊高超的碾磨雕琢技术由此可见一斑。这件长杯为国宝级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件玉杯壁口打磨很薄,只有半厘米,从杯口到杯底逐渐增厚,唐朝皇家制御坊高超的碾磨雕琢技术由此可见一斑。这件长杯为国宝级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