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龙虎山地区的道教活动可追溯至东汉和帝时期。据历代《龙虎山志》记载,汉和帝永元年间(89—104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于龙虎山结庐炼丹,建“天师草堂”。魏晋时期,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还居龙虎山,建“传箓坛”。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改为“真仙观”。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将“上清观”升为“上清正一宫”,文献记载“时宫中学道者常数百人”。
之后,这座道教祖庭屡经兴废,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改“上清正一宫”为“大上清正一万寿宫”,元惠宗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重修;明朝对其进行多达七次修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御书“大上清宫”匾额,大上清宫由此得名。
清雍正九年(1731年),大上清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于次年八月竣工。据清代妙正真人娄近垣编撰的《龙虎山志大上清宫新制》记载,当时的建制为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整个观宇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不仅独居江南宫观之首,且在全国也是举世无双。
然而,1930年的一场意外火灾,将大上清宫殿宇楼阁几乎全数化为灰烬,仅存福地门、下马亭、午朝门、钟楼、东隐院和福地门前的三座碑亭。
大上清宫遗址被发现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迅速对遗址进行了初步勘探、调查,摸清了遗址周边环境及文物散落情况。随后,为了更深刻地了解大上清宫遗址道教遗存的分布特点、文化特征、演变规律和影响范围等,该院制定了详细的考古工作计划,考古人员在大上清宫遗址周边地区30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调查,发现宋元至明清时期遗存共有29处。这些遗存基本反映出唐宋之后以大上清宫为中心的道教分布状况、影响范围等状况,描绘出龙虎山地区道教活动以大上清宫为核心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也证明了大上清宫强大的道教文化影响力。
依托这些科技考古手段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的综合运用,使得发掘过程更高效、成果输出更快捷、成果展示更全面。
这座理应在中国道教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在道教建筑史以及道教发展史中都具有重要价值的宫观建筑究竟形制如何?数十年来,人们难以窥其全貌。
2000年,鹰潭市启动大上清宫重建工程。2014年6月,在二期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大片建筑遗迹,特别是出土了一块“清嘉庆十五年重修上清宫碑”。自此,大上清宫遗址的面貌,从历史的尘埃中慢慢浮现。
12月30日,本报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鹰潭市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的考古发掘,目前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经过对近四年的考古发掘工作的评价,对照历史文献记载,专家认为,大上清宫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道教正一教祖庭遗址。此次考古发掘,是我国宗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
自2014年6月以来,考古人员对遗址核心区域进行了系统发掘,基本确定了建筑的主体结构、布局规律以及周围附属建筑的空间配置关系。在摸清大上清宫遗址的分布范围、上清宫遗址明清建筑格局之后,考古人员还对大上清宫遗址早期的历史遗存进行了勘查,2017年在上清宫东侧二十四院范围内揭露出崇元院、提点司两处清代基址以及排水沟、取水槽等其他遗存,并发现宋、元时期遗迹包括砖砌地面、灰坑等。近四年来,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
为科学、准确获取考古信息,在大上清宫遗址田野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使用了大量的科技考古手段:从考古发掘初即使用考古测量仪APP中的考古放样功能与配套的RTK(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联合作业,实现了快速、精准布方;利用RTK、无人机航拍技术及数码相机对遗迹、遗物的地理信息数据与影像数据进行采集,利用多图像摄影建模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此生成的三维模型、正射影像、剖面正射图等成果在考古线图绘制、现场成果展示及考古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考古工地数字化管理平台及移动APP进行现场记录与系统管理。
“青松屈曲,翠柏阴森。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三清殿上,富贵不可尽言。左廊下九天殿、紫微殿、北极殿;右廊下太乙殿、三官殿、驱邪殿……”这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第一回中对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的描述。
大上清宫,位于龙虎山上清镇东,泸溪河北岸,溪山环拱。据文献记载,它自北宋开基设坛以来,历经宋、元、明、清,是历代正一道天师禅宗演法、修行传箓、降妖除魔的宗教场所,是中国道教正一教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