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此次发现的墓葬属于东汉至东吴时期,位于明清时期城区范围内;而本次发现的墓葬,说明现今的南昌城市中心区象山南路、南浦路一带在我国的汉晋时期,还算是墓葬较为集中的荒野郊外……这无疑为研究汉晋时期南昌城的发展与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由于墓葬发现地在城市中心区域,地层情况较为复杂,考古专家采取层层剥茧的方式,逐层向下发掘。发掘期间对墓葬发掘过程进行录像、拍照、全站仪测绘、三维扫描等,为这座可能存在了千年的古墓群寻找其原来主人的信息。
由于墓葬发现地在城市中心区域,地层情况较为复杂,考古专家采取层层剥茧的方式,逐层向下发掘。发掘期间对墓葬发掘过程进行录像、拍照、全站仪测绘、三维扫描等,为这座可能存在了千年的古墓群寻找其原来主人的信息。
经过考古专家判断分析,这次包含有11座墓葬的古墓群时代从东汉早期到东吴时期,其间时间跨度200多年;最早的古墓距今时间很可能已有2000多年。
这座墓葬群主要有四种类型:砖室墓、土坑墓、土砖混合结构墓、砖木混合结构墓。共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漆木器、铅饼及样本等各类器物450余件。
2017年7月在南昌城区意外发现的汉晋古墓群,终于在历时6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研究后,首次披露了阶段性重大成果——江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初步判断,11座墓葬时代从东汉早期直至三国东吴时期,其间跨越200多年,其中最早的距今可能已有2000多年历史。
2017年7月15日,位于南昌市中心城区的南浦路绿地象南中心项目在开工建设中,工人意外地在施工现场发现砖室古墓1座。
古墓出土的陶器、瓷器、铜器、铁器、漆木器、铅饼及样本等各类器物450余件墓葬品,以及南昌首次发现的“六棺合葬墓”,证实古墓群至少有4种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墓葬形式。
在这次已出土文物中还发现一份标有“赤乌四年”字样的买地券。专家介绍说,赤乌(238年八月-251年四月)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吴大帝孙权的第四个年号;据此推算,所谓“赤乌四年”应为公元241年。也就是说,这份远在1777年前的买地券,证实三国时期的“南昌人”在料理后事时,就像现代人喜欢为先人烧大额冥币以表孝心一样,他们也习惯用这种买地券为死者在阴间买上一块“栖身之所”。
当时接到通知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昌市博物馆、西湖区文化馆工作人员赶至现场查看,初步判断其为汉晋时期古墓,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做好文物安全保卫工作。
2017年8月8日至11月5日,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南昌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古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200平方米。
另外,考古专家还在古墓中发现了一面“建安十七年”铜镜;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同样也证实了当时人们习惯于用镜殉葬的习俗。另一方面,也表示当时铜镜的生产较为发达,基本成为中下层人民的常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