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湖工作站的大院子里,堆着一排堆得比人还高的“小山”,全是瓷片。郑建明说,这只是冰山一角,去年出土的瓷片、窑具,加起来有几百吨,能装满好几个火车皮。“光是清洗瓷片,就需要一年,甚至几年。”院子另一头,技工们正拿着破碎的瓷片,一片一片登记,真是慢工出细活。这也是为什么,去年的发现,到现在才正式对外发布。
要说这几年瓷窑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上林湖”算得上是青瓷界的网红了。
我们以为只存在文人诗词里对于秘色瓷的描述“千峰翠色”、“凉露浸衣”之绿,有了明确的证据,并解决了两大千年悬案——作为越窑中最高等级的秘色瓷,皇室专用,它在哪里烧,怎么烧;以及唐代贡窑在哪里。
最近,仍在发掘中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又有大收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后司岙窑址考古领队郑建明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发现了北宋早期越窑,出土了大量北宋普通青瓷和秘色瓷,经过半年多的清洗、整理、研究,有了许多惊喜的发现,比如,一件瓷质匣钵上的“秘色”字样,是首次在窑址出土物中发现。为此,记者急忙赶往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探访。
去年,在66号窑址的西南下坡,郑建明和同事又发现了一条新的唐代窑炉“64号窑炉”,里面有大量普通青瓷和秘色瓷,最重要的是,其中一片带字样的瓷质匣钵。
前年,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钱报记者曾连续做过专题报道。记者坐船,穿过碧色的上林湖,到达后司岙窑址。眼前这条编号为66号的窑址,曾在2015年和2016年的大规模发掘中,发现了龙窑炉、房址、贮泥池、釉料缸等在内的丰富作坊遗迹,出土包括秘色瓷在内的大量晚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精品,基本解决了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生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