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

洞悉毕节——中国贵州古人类研究成果展

发布日期:2019-03-15 浏览次数:

  2018年2月7日, 中国古动物馆联合贵州毕节市文物局、北京动物园举办的“洞悉毕节——中国贵州古人类研究成果展”开幕式在馆特展厅举行。开幕式由古动物馆馆长王原研究员主持,毕节市文物局局长郑远文先生、中科院古脊椎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苗建明教授、高星研究员、赵凌霞研究员分别致辞,北京动物园副园长张成林先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陈玲女士、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杨虚杰女士、中科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科普联盟秘书长张冬梅女士等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展览中最引人瞩目的标本无疑是巨猿的化石,化石牙齿显示这种3米高的神秘巨兽确曾生存于史前毕节地区。扒耳岩洞穴遗址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巨猿化石点,也是贵州境内发现的首个巨猿化石点,印证了“贵州也有巨猿”的预言,填补了早更新世早期华南地区西侧和北侧两个方向上巨猿化石地理分布的空白。
  麻窝口洞穴遗址中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出土了三枚早期智人牙齿,是中国南方人类演化的重要材料,为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及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观音洞遗址是中国南方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时代为中更新世,保留有大量打制石器以及丰富的动物化石,是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重要代表。
  毕节地区各洞穴遗址中保留丰富的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早期如巨猿、桑氏硕鬣狗、大熊猫、山原貘、丽牛、最后双齿尖河猪、爪兽等,晚期如东方剑齿象、亚洲象、华南巨貘、大熊猫等。其中的灵长类化石种类丰富,除巨猿外,还有猩猩、长臂猿、猕猴、金丝猴、叶猴等。反映了华南更新世的动物群特征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的衍变。本次展览也特别展出了北京动物园珍藏的现生灵长类的生态复原标本。
  “洞悉毕节——中国贵州古人类研究新成果展”涵盖六大展区、206件展品,系统介绍了贵州毕节地区扒耳岩洞、观音洞、麻窝口洞、老鸦洞、韦家洞等洞穴遗址近年来的旧石器考古学、古人类学、古生物学发现与研究,以及毕节地区的风土人情。
  毕节以天然的杜鹃花海闻名天下。杜鹃林带绵延百里,称“百里杜鹃”,曾有过“杜鹃花似海,穹山留异香”之美称,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
  除了高山大河、溶洞瀑布等美丽的自然风光,毕节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有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77个民族乡,拥有45种民族以及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龙家人等未定族,使毕节的风土人情多彩多样,民俗民风绚丽多姿。
  毕节位于贵州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交界处,被称为“鸡鸣三省”之要地,一个多民族聚居、历史悠久、资源富集的地方。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大量溶洞的存在为包括古人类在内的远古生灵提供了栖息之所、埋骨之地。丰富的化石保存至今,成为探知远古生命演化和史前人类活动的重要线索,中国古动物馆特主办“洞悉毕节——中国贵州古人类研究成果展”,对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贵州毕节市文物局取得诸多重要研究成果进行展示。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tc2907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