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深圳汇成探测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普遍偏低

发布时间:2018-05-23 人气:

  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普遍偏低,与各级政府未实行绩效管理密切相关。事实上,早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就提出建立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考评机制。财政部关于2012年“两会”之“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提案的答复中,核心点便是“不断加强服务能力的问题”与“建立健全博物馆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将评价结果作为博物馆实行动态管理依据的问题”。因此,为了改变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投入轻产出、效能偏低的现状,必须构建和实施绩效评估体系,并且,考量的主要标准是民众对博物馆文化服务、活动的现实需求和可及性、参与性。
  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文化馆、科技馆、纪念馆等)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本世纪以来,国家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692家,其中4013家向社会免费开放,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85.5%。2013-2015年,中央财政用于“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资金,高达这三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投入额的26.25%。但与此同时,我国博物馆公共服务效能偏低。
  时下,博物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如何提升绩效,由“量”的积累过渡到“质”的飞跃;各级政府如何在顶层设计上既加大投入又聚焦投入和产出、效能等,强化绩效管理,并促使博物馆带动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发展,实为眼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在此,呼唤建立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体系。
  突出表现在:从“投入”角度看,机构服务的民众数量、观众的学习体验质量等“产出”与之不成正比,博物馆资源的利用率普遍偏低,甚至不少馆在免费开放人气爆棚一段时间后依旧门前冷落鞍马稀;观众反映博物馆展览“看不懂、不好看、印象不深刻”;机构存在“一流展品,二流展览,三流服务”的窘境等。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