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3-27 浏览次数:
2017年,我省文物系统基础工作不断夯实,文物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地方性法规相继出台,《合肥市文物保护办法》《淮南市寿州古城保护条例》《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颁布施行。与此同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的意见》,全年共争取国家文物保护项目129个,31个国保文物保护项目计划获得批准同意实施。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省文物科研出版成果丰富,潜口民宅博物馆编辑出版《潜口民宅搬迁修缮工程报告》,这也是我省第一部文物维修工程报告,得到国家文物局经费支持。
2017年,随着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和《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走红,“文物”在人们的生活中鲜活了起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我省共登录文物藏品303994件(套),实际数量1158334件,成为全国登录文物超百万的文物大省之一。
《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报告》《六安城东墓地——巨鹰墓地发掘报告》《泊如斋重修考古图》《新中国捐献文物精品全集 孙大光卷(三)》《许承尧未刊稿整理研究》等多部研究著作得以出版,安徽博物院有2项成果获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二等奖。
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好这些文物?针对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博单位将有何种举措?3月14日,全省文物局长会在合肥召开,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袁华表示,去年我省文物系统在法规建设、大遗址保护、博物馆免费开放等多个方面取得佳绩,今年将继续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指导思想,立足创新型发展,创造性转化,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真正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