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1-16 浏览次数:
伴随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寻找致远舰的征程也逐步展开。搜寻工作并非易事,据了解,在当年的海战中,共有扬威、超勇、致远和经远四艘战舰沉没于交战区,百余年来被泥沙层层覆盖,难以辨认。考古探测辗转数十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3年起,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丹东水下考古队在丹东港海域开启水下考古调查,最终发现并确认了致远舰。在此次展览上,观众可一睹这些关键物证———
2014年出水的10管加特林机枪、旋转托架和铭牌成为确认致远舰的部分关键证据。许华介绍,安装在致远舰桅杆上的加特林机枪,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之一,为配合使用,致远舰桅盘上还配备了带滑轮的旋转托架。“作战时,加特林机枪的10个枪管依次射击,速度奇快,作用是扫射敌舰舱面,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许华说。
沉船上发现的带有“致远”舰徽的餐盘碎片、银勺曾是将士们的手持之物。白瓷盘中央依稀可见篆书“致远”二字,其外环绕着一圈字母,上半部分为“CHIH YüAN”(“致远”威妥玛拼音),下部的“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意为大清皇家海军。据悉,这些瓷盘是当年订购致远舰时按惯例同时在英国的瓷厂定做的。
带有“致远”舰徽的白瓷盘碎片、布满铁锈的舷窗、记录着战争惨烈的武器与弹药残骸……折戟沉沙铁未销,无一不在诉说着120年前甲午战争的悲壮和惨烈。
如何让这些观赏性并不强的船体构件、武器碎片讲述历史,成为策展团队面临的一大挑战。最终呈现的展览有别于传统的按时间叙事,而是以严谨的学术考证串联起考古发掘、战争回顾、反思历史的倒叙形式出现。“只有实现了水下考古、出水文物保护这一系列过程,历史真实才能出现在观众面前,实现我们与致远舰的‘衔接’。”该展览策展人之一王佳月说。
该展览率先呈现的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和寻找致远舰的艰难历程。据悉,水下考古是“看天吃饭”,每年仅两个月适合作业,每天仅数小时适宜工作。去年10月最后一次水下调查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宣布“丹东一号”沉舰(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正式结束,3年间共发现、提取文物400余件。至此,致远舰打捞出水还是魂归大海,目前尚无定论。
为有效缓解海水对铁质舰体的腐蚀,水下考古队对沉舰采取了牺牲阳极的保护措施,在舰体四周焊接了10个锌块并定期更换,使阴极保护持续。这一保护方法是我国水下考古工作的创新之举,为水下铁质文物的长期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展览策展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表示:“该展览将带领大家由实物思考历史,将致远舰的沉没这一历史事件置于宏大背景下,包括这一场海战的全过程,更将从全球史观背景下再认识这场战争,在历史的浪潮中寻找致远舰。”
2015年,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经过数年研究探测、调查发掘,终确认黄海海域“丹东一号”清代沉船即为英雄号致远舰,并被评为当年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寻找致远舰”特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勤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幕,包含致远舰舰体结构、武器装备、生活用具在内的46件组文物在海底沉睡120余年后,首度与观众见面。
该展览学术顾问、军事博物馆甲午战争研究专家许华说:“致远舰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的标志,彰显着中国人民保家卫国血战到底的决心和毅力,哪怕只是泥沙中的残骸,对国人而言也是强烈的震撼。”
致远舰大副陈金揆的单筒望远镜也在水下考古中被发现,这支望远镜保存完好,仅中部被挤压破碎,镜筒上刻着的“Chin Kin Kuai”(“陈金揆”威妥玛拼音)依然清晰可见。
此外,通过磁力仪物探等科技手段测算出的沉船体量与致远舰一致;残存穹甲钢板与致远舰体结构吻合;水下考古发现的多个方形舷窗,通过历史资料比对确认其只安装在致远舰及其姊妹舰靖远舰上,考古实物结合磁力物探成果、海图资料等六大证据综合分析,致远舰身份确认无疑。
下一篇:古蜀菁华——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