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隆子县发现大量壁画
发布日期:2017-10-24 浏览次数:
遗址由佛塔和环塔的附属建筑组成,长20米、宽17.8 米,方向正西方。佛塔残高9.4米(包括塔刹的总高度为11.1米),底部为四方形塔基,北侧边长9.7米,西侧边长9.6米,其上有四层塔阶,再上为桶状覆钵形塔瓶,顶端的十三刹为后期重修。
佛殿(暂称)位于佛塔的东南隅,殿内东西长6.8 米、南北宽3.2 米,西壁下设一供案,放置佛像及供品,佛殿西半部的南、西、北三壁,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旧壁画。
佛殿西侧的建筑旧称“察康”,原为两层建筑,现已坍毁。
佛殿和察康的南侧为回廊建筑,回廊内部又分割成四间方形小间,互相以门道相连,每个小间相对独立,东西长1.9 米、南北宽1.6 米,顶部辅以木板,边框以三层阶梯状木条叠涩,四角复置以横木,形成双重套斗形立体结构,木板与其上的“阿嘎土”之间,布满陶制的宝瓶,厚约20 厘米。墙体底部用岩石、片石叠砌,高约1 米,其上为夯土或土坯,立柱嵌入墙体内。从回廊东面进入的第一、二小间的顶部藻井,保存有较完好的壁画,第三、四小间的顶部已经坍毁。佛塔西面、北面的建筑现已不存,从佛塔西缘的墙面观察,原来也应有连接建筑,由此推测,原有一条环绕佛塔和殿室的围廊存在,并构成完整的塔庙建筑。佛塔东部的建筑墙体新旧杂揉,显然有过后期的改动。
从佛殿南壁中部、西壁到北壁西部,共绘有七尊大像,推测为七佛,接着为十一面多臂观音、金刚萨埵、绿度母三尊大像。每尊大像四周皆绘有小像,以棋格状分布,题材为小化佛、上师、度母等,底部为持金刚、吉祥女母、黄财神、护法等小像,其中出现多尊持金刚双身像。
回廊第一、二小间的顶部木板上皆绘有坛城图,图案基本相似。从残迹复原,坛城由内、中、外三层金刚环、墙组成。中台造像不清,可能为毗卢遮那佛,外侧是以八瓣莲花形式安排的八个造像,面朝主尊,呈放射状排列,可能为四叶四佛和四隅四菩萨,如果这样,就组成了胎藏界曼陀罗的五佛四菩萨结构;中层为中央带有门楼的方形金刚墙,门楼上立法轮,两侧有卧鹿,墙内四角有四尊菩萨;最外层为圆形的金刚环,由外层火轮、中层金刚杵、内层莲花瓣组成。坛城外四角应为四大天王。最外层饰有莲花瓣、金刚杵界道及界道外的花卉、法轮、白象、白马、上师(供养人?)等图案。第一间顶部与四面墙体的连接处,还发现两排藏文题记(尚未释读),藻井的四面墙体上,分布着高约0.8米的壁画,上下皆有边框,保存较为完好。
第一小间东壁中央为金刚萨埵,左右分别为无量寿佛和白度母,四周为众多的上师,白度母右上角似有双身普贤像;南壁中央为普巴金刚及眷属,左侧不清,右侧为莲花生像,莲花生四周为明妃及八大变化身;西壁中央为上师像(噶当派?),四周有上师、护法和大成就者,左侧可能为唐东杰布,其左下角出现山峦流泉的装饰,可能与其生平经历有关,右侧不清;北壁中央为四臂观音及两胁侍,左侧为释迦牟尼及两弟子,右侧可能为过去佛,大像四周有上师、财神、护法小像。
第二小间东壁左侧为佛塔,一个大塔及周围的八个小塔,轮杆低矮,轮盖宽大,是印度佛塔的古老样式,可能指佛陀生平的八处胜迹;其右依次为过去佛及胁侍、无量寿佛、释迦牟尼佛及胁侍,四周有上师和小化佛。南壁中央为持金刚,四周为眷属及上师,左侧为无量寿佛及胁侍,右侧的红帽上师可能为阿底峡。西壁有四尊造像,自南向北,第一尊为上师像,四周有上师及空行母;第二尊为四臂观音及胁侍文殊、持金刚,上方有上师像;第三尊为绿度母,四周为度母及上师;第四尊不清,四周有上师、度母小像。北壁有四尊造像,自西向东,第一尊不清,右侧有文殊及上师小像;第二尊为上师像,四周为上师、弟子小像;第三尊为度母,四周为度母小像;第四尊为佛像,两侧为胁侍及小化佛。
遗址中还采集到两类擦擦,一类是藏文经咒擦擦,扁圆形,用模具压印而成,皆有翻起的边缘,内为藏文三怙主咒语,第一、二行为持金刚咒“嗡赞则母德若夏纳吽盼”,第三行为观音咒六字真言“嗡玛尼叭蛮吽”,第四行为文殊咒的简缩“嗡阿勒巴则纳底底底”;另一类为圆雕佛塔擦擦,塔基由莲花座与小佛塔组成,之间还有一圈藏文经咒,上承覆钵形塔瓶和低平的塔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