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弄清白帝城城防系统
发布日期:2017-10-10 浏览次数:
这次考古发现,南宋白帝城平面形状近似于马形,分布在今白帝山、马岭(已淹没)、鸡公山(古赤甲山)“两山夹一岭”范围内,由白帝城、马岭夹城、下关、瞿塘关和子阳城组成,核心区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城墙均夯土甃石结构,外城垣围合长度近7000米。
“考古过程中,我们发现并清理的遗迹主要为南宋时期的城墙、城门、敌台及一字城墙,均系城防设施,凸显了白帝城强烈的军事文化特征。”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工作者孙治刚介绍,一字城墙俗称横城墙,是川渝地区宋蒙(元)战争时期出现的一种因地制宜的城防设施。
白帝城遗址的一字城墙有两道。一道从较场坝通往谭家沟至长江边;另一道从子阳城皇殿台瓮城东南角顺山脊经关山口往下至关庙沱(瞿塘关)江边。两道城垣共同构成白帝城西面的沿江防御。此次发掘了一字城墙上段,城墙为夯土甃石结构,清理长度约117米,最宽处约7.1米,墙体呈西高东低状,也体现出了对西部防御的考虑。
一直以为白帝城就是独立的城,其实它是“连环城”、“城中城”、“城外城”的布局,防御上更灵活、纵深防御面更广。“子阳城是白帝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白帝城陆路防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整座城池连环防御的重要节点,因此,其军事地位极其重要。通过这次考古工作,基本上弄清了子阳城遗址文物遗存的现状、整体布局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完善了白帝城大遗址的城防系统。”孙治刚说。
这次考古工作出土的遗物以南宋兵器为主,主要为各类铁箭镞、铁矛、铁镦、铁雷,铜弩机,礌石等,军事色彩浓厚。有专家在验收时指出,铁雷的发现无疑是又一重要收获,其形体已具备火药武器的特征,下一步加强内部填充物的分析和检测,将有望解决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问题,可以印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