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釉瓷的器形有盂、盘、执壶和腰鼓。装饰手法是在施有黑釉、青釉和茶叶末釉的器体上点绘白彩、蓝彩、乳黄彩和黄彩,经高温烧成,属釉上彩类。纹样有彩斑、朵花和折枝花纹。花釉瓷釉色均深,彩色皆浅,色差明显、纹样醒目。除本窑外,河南鲁山段店窑、郏县黄道窑、禹县下白峪窑和内乡窑、山西交城窑也均生产花釉瓷。诸窑在器形、釉色、纹饰上各有特点,尤以鲁山花釉瓷腰鼓最为有名。鼓形两头大、中间细,器身饰以七道凸弦纹,施黑釉,饰以月白色大块彩斑。花釉瓷为唐代首创,但哪一窑最先生产,尚需进一步研究。
白釉绿彩瓷的器形有盒、器盖、盏托、盘、碗、盂、罐、壶、瓶、埙、马等。装饰手法是在坯体上施化妆土、绘绿彩,然后罩以白釉,入窑烧成,属于釉下彩。因彩汁有浓淡之分,且用笔蘸绘,笔落笔起彩汁亦薄厚不匀,故烧成后釉下色彩层次变化多端。白釉绿彩清淡雅致,颇显和谐美观。黄堡窑的白釉绿彩瓷继承北齐青釉绿斑彩,并由条斑彩进而发展成为彩绘。黄堡窑还生产白釉褐彩瓷,但像长沙窑那样把绿彩、褐彩同施一器而成复彩者极为稀少,说明它在制造过程中,对铜、铁两种发色金属的配方和对在烧造过程中复杂反应的掌握尚不够纯熟,处于起步阶段。这是因为白釉彩瓷从北齐发展到唐代时间较短,而南方青釉彩瓷从三国两晋南朝到唐代经数百年发展,技术较为纯熟,因而长沙窑生产的青釉褐绿彩瓷已很普遍。
青釉白彩瓷是用白彩料直接在器物坯体上绘出纹饰,再罩以青釉。白彩料研磨得很细,汁有浓有淡。由于釉层较薄,彩汁浓者纹饰凸起,青釉白花,显出恬静的性格,颇为素雅。这类瓷均为圆形器,是拉坯成型。白彩多施在碗、盘的内壁、底心、口沿内外,钵、壶则饰在肩腹部,盆则内外多布满花纹。南方青瓷彩绘为褐、绿色,北方青瓷装饰则用白彩,白瓷才用褐彩或绿彩。
黄堡窑与长沙窑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如两窑都生产釉下彩瓷,长沙窑的化妆土上彩绘与黄堡窑的素胎黑花在技法上是相通的。另外巩县窑也生产釉下彩瓷,且装饰纹样与此两窑有相似之处。同时还可以看到,三窑均善于吸取域外因素来丰富自己的产品,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黄堡窑经大规模考古发掘,出土了品种繁多、纹饰丰富多彩的瓷器,使得人们对唐代北方瓷器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黄堡窑始烧于唐代初期,不仅生产唐三彩和白瓷,而且也生产包括青瓷的各种色釉瓷、釉下彩瓷及素胎黑花瓷等。其中黑釉刻花填白彩瓷、青釉白彩瓷、青釉褐彩瓷、素胎黑花瓷等品种为本窑所首创,揭开了中国瓷器装饰艺术的新篇章,并为宋代瓷器生产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唐代黄堡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的漆水两岸。从1984~199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此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出土遗物极为丰富,有些瓷器品种是首次发现,引起陶瓷学者极大注意。这使得人们对唐代黄堡窑的面貌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因而成为近年来中国瓷窑考古的重要收获之一。
黄堡窑的产品有唐三彩、彩绘器、青瓷、白瓷、黑瓷、黄釉瓷、茶叶末釉瓷、黑釉剔刻花填白彩瓷、花釉瓷、白釉绿彩瓷、白釉褐彩瓷、青釉白彩瓷、青釉褐彩瓷、素胎黑花瓷、素烧器等十五个品种。可以说,唐代其他任何一个瓷窑都没有生产出如此多的瓷器品种。下面择要介绍六种。
黑釉剔刻花填白彩瓷是一个新品种,唐代仅有此窑生产。器形有釜、灯、钵、罐、执壶等。其装饰手法是在施黑釉的胎体上剔刻出纹饰,然后填以浓汁白彩,烧成后釉色漆黑有光泽,白色花纹清晰,黑白对比强烈,装饰效果极佳,给人以素雅、庄重、宁静的美感。黄堡窑匠师的这种大胆创新精神,不仅丰富了黑釉瓷的装饰艺术内容,而且为宋代各种颜色釉的剔刻花瓷及磁州窑、辽窑的镶嵌(刻填)瓷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青釉褐彩瓷仅发现碗、盘两种,数量也极少。装饰手法是先在胎体上施化妆土,青釉仅施在口沿内外,内壁多呈五曲边星形,内底用褐色釉绘出花纹,因而这是青釉边饰与褐釉彩绘相结合应用在一器上。褐彩釉汁很浓,花纹有立体感。这种青釉褐花瓷是黄堡窑的一个新创品种。
素胎黑花瓷是在器物坯体上先施一层化妆土,再用黑釉绘出花纹,也有少量器物不施化妆土,直接绘在器胎上。这种用黑釉汁在素胎或化妆土上绘花纹的瓷器是黄堡窑首创的。这种产品装饰简便、经济、实用,又不失美观,属于民用瓷,生产数量很大。器形有盘、碗、盒、灯、釜、钵、盂和玩具等。装饰题材以植物纹、几何纹为主,表现出某些伊斯兰纹饰风格;人物形象、动物纹极为少见。釉汁有浓淡之别,浓汁所绘花纹凸起,有立体感;淡汁多用于平涂薄薄一层。匠师们用毛笔蘸上黑色釉汁,在素胎或施有白色化妆土的胎体上,绘出各种纹样,线条流畅,构图新颖,表现出了成熟的绘画技巧。这种白地黑花装饰,色彩对比鲜明,有着特殊的美感。它并可利用空白处来突出黑色主体物象,表现空间,构成画面的空灵感,展现出黑白装饰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