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汇成探测科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宋元明清:日常器物浸润艺术之美

发布时间:2017-12-22 人气:

  宋元明清时期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审美特点依然是文明对话和交流。例如展出的一件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集宁路古城遗址的元代青花缠枝菊纹高足杯,青花装饰反映了蒙古族尚白、尚蓝的习俗,器形和青料则代表了蒙古族入主中原带来的新奇事物。诞生于唐代的青花瓷在有元一代突然繁盛、影响至今,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缘由。

  随着经济的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市民文化释放出旺盛的生命力,对艺术审美风潮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元代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开始出现的嵌珠宝金银首饰在明代大为流行,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金银饰品的使用渐趋平民化。展览中的明代嵌珠宝金饰品种多样、蔚为大观。其中嵌红宝石金扣的扣纽相合呈双蝶赶花造型,蝴、福谐音,寓意吉祥,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产物,华丽精致中蕴含着中华文明多元并蓄的特质。

  美,之于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好与善,积淀了中华民族孜孜求索的和谐智慧。追求理性而又隐含浪漫,推崇淡雅也不排斥浓烈,崇尚意境也包容写实……貌似多变却又蕴含着一以贯之。正如展览标题所揭示的,美之于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着“好”与“善”,中国从古至今寻找万物的秩序并与之和谐的哲学思想与人文诉求,是传统艺术审美观的源泉。而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多元与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恒久的主题。兼容并蓄,多元共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物质形态上的多元,以及观念上的开放包容,这又何尝不是审美的进步呢?

  艺术审美表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只能碎片化地诠释部分、难以尽述。虽然这个展览并不能代表中国古代艺术史,但展览以“美”为探索方向,为大众开启了一扇艺术鉴赏、文化认同的新窗——传统并不晦涩,古典并不遥远。

  汉唐门阀士族的衰落与科举制度的成熟发展,使宋元明清时期的文人渐趋平民化。身份与精神均逐渐独立的文人阶层成为主导社会意识与风尚的中坚力量,文人艺术所追求的表达主观意兴情绪的山水意境将中国传统艺术饱含寓意象征的内涵美推向新的高峰。来自蓝田吕氏家族墓的北宋耀州窑青釉酒器便体现了宋代文人精致而不奢侈张扬的风气。

  这套酒器由装酒的注壶与温酒的温碗组成。注壶壶身为16瓣瓜棱形,釉面布满细碎的开片纹,整体造型端庄、优雅、含蓄。温碗做16瓣莲瓣式,隐含着宋代文人雅士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颂。北宋关中蓝田吕氏属名门望族,吕氏四兄弟在文化、学术领域也颇有建树。没想到的是家族墓园会被同是吕姓的后人盗掘,有关部门成功侦破了这起文物盗窃走私案,引发考古人员的抢救性发掘,出土了精美罕见的宋代耀州窑官窑瓷器等文物,由此我们才得以窥见中国传统士人崇尚典雅素淡的艺术审美潮流。

  1990年-1996年,国家文物局曾先后举办了四届考古成果展,将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向公众展示。积淀20年后,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北京市文物局协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首都博物馆共同承办了此次“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